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手卫生是健康第一道防线

2020-10-23 02:33:28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双手卫生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成本最低的方法。”10月15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社、健康中国公益行动项目办公室联合发起,滴露公益支持的以“‘童’心防疫,‘手’筑健康未来”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樊泽民处长谈到。
需改善:近六成人洗手时长不达标
“有些小孩子喜欢先用嘴舔一下手再翻书,有的经常用脏手揉眼睛,从外边玩完了回家不及时洗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牟笛研究员说,这些都是不太好的习惯。
一项覆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28个县(区)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在一般暴露情景下的洗手比例较高,而对于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暴露情景(如咳嗽或打喷嚏后、接触他人后等)的洗手率(分别为73.6%和83.9%)排名靠后,说明人群对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有待深入理解;在洗手时间上,根据WHO规定的洗手时长标准(20秒),仅41.7%的人群洗手时长合格。
洗手比例低,时间短,方便也有待于加强。“一般我们都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其实便前也要洗,更卫生。”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党支部书记王炜建议。
很重要:洗手是最简单有效的防病办法
“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有效的防病措施。”牟笛研究员举例解释,上海一项研究显示,在小学生中开展综合洗手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学校每周每百人缺课天数(干预的学生缺课平均缺课2天,未干预的平均缺课5天);对幼儿园儿童采取先清洁手部再用餐,手足口病发病率降低将近一半左右。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一项网络调查,截止3月底,7000多位受调查者中,每天洗手小于3次的比例由疫情前的13%下降至调查时的1.5%。其他主要经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如手足口病、菌痢等发病数也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由此可见,手卫生在提高全民健康、预防传染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得加强:守好学校手卫生
“疫情进入常态化后,我注意到很多学校在校园里增加了洗手的设施和用品。”樊泽民处长说。
樊泽民处长建议:把守护手卫生的教育作为大纲的重要内容,同时渗透到日常的学校健康教育当中;深入开展新时代的校园爱国卫生运动,除了做好常规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外,还要切实实现学校洗手设施全配套;不断夯实学校卫生的基础,为青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校园环境。
“一旦从小养成了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将终身受益。”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锦说。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2020年全球洗手日滴露校园防疫开课仪式。 (乔靖芳)
七步洗手法
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洗拇指。用一只手握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和手臂,用双手交换进行。
十种情况必洗手
●佩戴隐形眼镜前。
●如家中有婴幼儿,在喂孩子食物前和处理婴儿粪便后。
●户外运动、玩耍后。
●去超市或商场购物后。
●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后。
●打扫完卫生后。
●摸过钱币。
●吃药、往伤口上涂抹药物之前。
●接触过宠物后。
●使用电脑、鼠标后。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