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观点

2020-09-18 16:31:0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
医生只会看病还远远不够
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标准必须调整。在过去,只要掌握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技能就算一个合格的医务人员,现在看来这一标准不太合适。
我国老百姓目前普遍缺乏科学的健康知识。前不久我听说一个八岁的孩子得了骨质疏松,这很反常。经过医生了解,原来孩子平时只喝可乐不喝水。当医生告诉家长长期喝碳酸饮料是导致孩子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时,孩子母亲听后非常后悔。她说,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家长都会满足,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损害。
老百姓非常需要健康科普知识,我们医务人员也应该认真考虑,除了治病,还能为健康做些什么?如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在以慢病流行为主的年代,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重点慢病的防控知识,拥有这方面的技能,并且在临床岗位上提供控制危险因素的医疗服务。
绝大部分的慢病都是可控可防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80%的心脑血管疾病、80%的2型糖尿病、绝大部分的原发性高血压都是可以预防的。
以往我国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就是治病,对疾病防控并没有太多重视。事实上,对于一部分已经产生了危险因素的个人,需要医疗机构先把问题查出来,然后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譬如生活方式干预等。
此外,医生要与主流媒体形成良性的互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是权威传播平台,尤其是新上线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定位为健康新闻、疾病诊疗、健康科普、临床学术四位一体,不仅面向大众提供资讯和服务,也面向医疗管理和决策群体以及医生群体,设有健康号、问医生、临床学术等板块。医生可以借助这样的平台,把自己的学术活动、科研成果、身边的故事传递给大众。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家鸿:
成为名医必备五个要素
名医的造就与成长,殊为不易。个人理解,成为名医应该必备以下五个要素:
首先要医德高尚。有济世的情怀和良医的操守。医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这种使命就是要呵护民众的健康,挽救病人的生命,不能为了赚钱或牟利去执业。
其次要有精湛的医术。博学而后为医,一个卓越的医生要有广博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加上长期临床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是成为名医的必备积累。要精研医术,在实践中终身研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方可不断成长。
第三,要做学者型医师。我们要善于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的科学探险精神。
第四,要专注与慎独。专注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一旦选定医师职业,就要心无旁骛,从点滴小事做起,写好每份病历,缝好每个伤口,开好每张处方,“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慎独同样重要,面对生命一定心存敬畏,常常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去对待病人和疾病,时时当谨慎决策、谨慎处置,谨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最后,要有基于系统的服务能力。医生要善于利用整个体系的支撑,来为病人提供完整、系统、连续的服务,最终实现最佳康复目标。另外要注重团队合作,专科医疗团队的内部合作以及多学科合作更加有利于实现患者最大化获益。
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很重要。过去,我们一直用培养科学家的模式来培养医师,注重理论技术,但“人”才是探讨医学的起点,培养良医的潜质,医学人文素养应贯穿医学教育始终,要培养拥有高度人文情怀、广博的学识、精湛的医术和优良职业素养的良医。 健康时报王振雅整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我心目中的好医生
许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当一名医生?每次都会勾起我11岁时的回忆。那天骑自行车不小心摔断了胳膊,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治疗,没想到3个月还没好。到4个月拆掉石膏时,手臂还是抬不起来,母亲决定带我去隔壁县求医问药。辗转8小时找到一名中医。他在我手臂上“排摸”着,忽然嘎吱推了一把,胳膊就恢复正常功能了。家人给医生送去鸡蛋和花生,那位医生推开说:“我什么也不要。”我不仅感激更是深深佩服,从那时起,我明确了自己想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
成为医生后,时不时收到患者的感谢信,这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更加坚定了我成为好医生的信念。
究竟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呢?从医伊始,老师就教导我首先要有医德,所谓德医双馨,德在医先。医者仁心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因为医生是关乎生命的职业,所有的诊疗行为最终都是为了给患者带去更健康、更有质量的生活。
当然,仅有一颗治病救人的心是不够的,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支撑起崇高的理想。关于提高医术,我个人最大的体会是追求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多实践、多思考才能持续地提升业务水平。创新的原动力是解决临床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只会根据教科书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可能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匠人,遇到教科书里没有的东西,遇到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发散思考触类旁通,借助各种相关学科的进展来尝试创新解决这些问题。 汪闻亮整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
临床和科研,两手都要硬
我是一名乳腺外科医生,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坚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展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反馈临床指导诊疗。
在对乳腺癌患者随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不少人又会出现心血管、内分泌甚至是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单纯依靠乳腺肿瘤中心无法解决,为此,我们整合多个临床学科,成立了“逸仙乳腺肿瘤医院”。这也是全国首家公立乳腺肿瘤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我们整合肿瘤心血管、内分泌、康复、妇科生殖及精神心理等多个临床学科,打造全链条的高水平乳腺癌诊疗和研究综合体系,目的就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的整合型医疗服务。
乳腺肿瘤一直引领着实体肿瘤治疗理念。我们团队在90年代便开展了保留乳房根治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保腋窝的哨兵淋巴结活检手术。我们提出肿瘤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肿瘤生态学说,指导以提高抗肿瘤特异性免疫为目的的综合免疫治疗理念,推动了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发展。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病种。我和我的团队致力推广普查提升乳腺癌的筛查率,开展整合治疗手段使保乳术后患者十年生存率提高到91%。我们坚持临床科研紧密结合,助力提升国家和区域的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水平。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