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孩子发脾气藏着小秘密

2020-07-17 02:33:4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许多家长认为:
孩子发脾气,就是被惯坏了的表现。
但其实,孩子发脾气的背后,
隐藏着许多你可能并未察觉的小秘密。
孩子发脾气其实是在“求救”有些孩子总是在妈妈面前发脾气。
但是到了爸爸面前就乖乖的,
是不是自己对孩子太好了?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于雪竹:孩子发脾气,其实是他们内心脆弱的表现,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压,实际上是在向最亲的人求助:我心里不舒服,请你帮帮我。一个正常的孩子,总是会有情绪的。他们有快乐,也会有不满、委屈、痛苦。他们会跟自己的家人发泄出来,而妈妈常会成为首选。这是因为在温柔的妈妈面前才能放心地宣泄情绪。
作为成人我们细想一下,为什么自己会发脾气?无非是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想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当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帮助他解决问题,了解了这一点孩子发脾气时妈妈应该高兴才是。
也就是说,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可以看成一种暗示,并问自己:“孩子发脾气的背后需求是什么?”。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然后,平静的,温和的,不断给予孩子爱和帮助,孩子就能慢慢变得平静。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跟愤怒中的孩子讲道理,更不要斥责批评他。这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意的是对错,并不是他,你不爱他。
孩子发脾气是家长没做好榜样
奶奶说孩子不听话就得训就得打,
温柔地引导在她看来都是惯着,
老惯着学不出好。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于雪竹:面对孩子的脾气家长一般用两种办法:一个是暴力压制,不准哭,给我闭嘴。因为这立竿见影,省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孩子哭,不闻不问,哭累了就算了。其实,这两种方法均不可取。
佛家言:怒者,心之奴。想要孩子不发脾气,首先父母要情绪稳定,做好表率,无论是平常生活中,还是面对他人对自己发脾气的局面,都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情绪是会传染的,当一个孩子总是处在一个充满消极情绪的家庭环境中,不管这种情绪是不是针对他,孩子也会表现出很多难以调节的消极情绪。所以在亲子互动中,家长情绪积极些,表达出快乐、平静的情绪多于负面消极的情绪,这样的子女更能控制自己的失望和其他的失望情绪。因为孩子看到家长的积极乐观,也会受到熏染。
孩子发脾气
是期待更多的爱
老大明显没有老二脾气好,
只要被侵犯就歇斯里底的,
可能是没生老二前太惯他了。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于雪竹:很少有孩子从一开始就会爱他的兄弟姐妹。手足,首先是天生的竞争者。尤其是当老二突然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老大自然会有一种被剥夺感。  著名早期教育专家伯顿·L·怀特说,如果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在3岁以下,那很可能在老二8个月的时候,老大就开始逐渐对老二感到嫌恶,有时甚至会对老二做出有攻击性的行为。不少二宝家庭还会向大孩子灌输“你是老大,要让着小的”,这更容易让老大产生反叛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说,孩子需要不断关爱,就好像一个杯子要不断蓄水。每个孩子都希望爸妈能往杯子里装满安全感和爱,杯子被装满的孩子,会变得自信、开朗、充满活力;杯子装不满的,就容易摇摇晃晃。
当弟弟、妹妹这些竞争对手出现时,老大自然会感到压力——杯子多了,我还能分到水吗?父母买给弟弟的礼物也有我的吗?如果压力得不到及时解决,老大就会感到不安全,甚至还会故意吵闹,欺负二宝,以提醒父母:我杯子里的水不够了,需要满上!
父母常认为给予孩子相同的物质条件,比如给每人都买了新衣服、新玩具就是不偏心了。
但实际上孩子更在意内心的感受,有时候可能是看父母对谁更有耐心,在谁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是父母夸奖了谁。
父母应创造与每个孩子单独相处的机会。平时可趁老大上兴趣班,带着老二玩;老二睡觉时带老大看电影、读书。在独处中,孩子拥有独属自己与父母的经历,会有很大的满足感。
孩子发脾气是过于追求完美只要玩不好,就摔玩具,
我们小时候有一个玩具就不错了,
真是玩具多了给惯的,不知珍惜。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害怕失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因为每一次失败的经历都是负面体验,所以一旦遭遇了挫折,很多孩子就会出现情绪。这与家长平时对孩子期待过高不无关系。
所以,家长们首先心态要好,把对孩子的期待降低一点。中国文化里有一句“上善若水”,水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有时候也会迂回退让。上进努力当然好,可有时也要懂得迂回退让。在孩子失败、受挫时不要一味地责怪埋怨甚至打骂,要引导他们去寻找光亮。没有总结经验的责骂,只会让孩子在失败中一无所获。设身处地地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才可能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此外,对孩子的表扬也不宜过度。这会让孩子发现,原来不努力也可以获得赞扬,反而让他们在失利时更输不起。
孩子发脾气是想要更多的权利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4~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也开始萌芽。他们想掌控一切,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如果父母对他的事情过多干预,冒犯了他的权威,父母的爱便会成为他反抗的“动力”。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去否定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做过多的决定,有时候做起来还不心甘情愿,边做还要边埋怨、指责孩子,不激发孩子的反叛心理才怪。家长要懂得适度放权给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动,甚至是参与家中他能理解的事情的决策。
放弃居高临下的互动模式,多问问孩子怎么想的,尊重孩子,减少控制,谨记“分享而不教导,关怀而不干涉,帮助而不代替。”
如果孩子的想法很令你挠头,也可以用多项选择法的方法沟通,比如“如果你还不想睡觉,可以选择再听个故事或玩十分钟,你选择哪个”,即使两个方案都不是他想要的,但是他喜欢自己做决定的感觉,所以能接受。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