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冬病夏治选对招

2020-07-07 01:03:00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眼下,冬病夏治又拉开了帷幕!
但你知道哪些病属于冬病,适合夏治吗?
听听专家怎么说。
风湿类疾病  用督灸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滋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疼痛性疾病。对于因风寒湿邪所致的颈、肩、腰、腿等关节疼痛、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腰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可在伏天实行“督灸”治疗,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补益阳气,从而达到“通而不痛”的目的。,督灸就是一种在人体的督脉以隔姜灸来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治疗时,脊背裸露,趴在床上,医生沿着统领一身阳气的督脉脊柱段位置呈线状铺好不同作用的督灸粉,覆盖桑皮纸,再将打碎的姜末梯状铺于桑皮纸上,在生姜上放置拇指粗细的艾炷进行灸治。它可以集中发挥经络、艾灸、药物的综合优势,并将督脉、督灸粉、生姜和艾灸的治疗作用于一体。
生姜的辛温走窜,艾灸的温热通透,都能增强皮肤的通透性,促进人体对督灸粉药物成分的吸收,达到防病治病、增强自身抵抗力的效果。督灸治疗每次约1.5~2小时,一个疗程最长可做五次治疗。但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不适宜做督灸。当然,督灸的治病范围还可以扩展到全身多系统疾病的治疗、康复及亚健康状态等的调节。
儿童体弱  可推拿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汤伟:三伏天,也是孩子增强体质的好时机。幼儿因皮肤娇嫩,容易对药物过敏,因此家长若想利用夏季三伏天来调理小儿虚弱体质,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适宜对象一般为0~12岁的儿童,包含体弱多病儿、早产儿、低体重儿、易感儿、体虚、脸色发白、怕冷、四肢凉的阳虚体质及过敏体质者。三伏推主要通过按、提、捏、推、揉等专业推拿手法,刺激背部、胸部和四肢等小儿多处特定穴,激发经气,强身健体,可有效改善儿童体虚反复感冒、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汗证、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咽喉炎、口疮、消化不良、厌食、疳积、便秘等问题,方法便于操作,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对于幼儿来说很是实用。
居家调理,家长可以给孩子捏捏脊。操作方法:两手拇指置于脊柱两侧,食指、中指前按,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小儿背部膀胱经(脊柱正中旁开1.5寸)由尾骨至大椎自下而上,交替捻动向前,同时捏三下提一下,操作3遍。然后用一手沿背部脊柱,自尾骨至大椎自下而上捏之,捏三下提一下。
呼吸系统疾病  贴三伏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王海彤:“冬病夏治”是根据《易经》和中医“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内病外治”、“子午流注”等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即借天之阳而补人体之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自然界如此,人体也如此。对于冬季易患病的人来说,本身为阳气虚弱,发展到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疾病。而在阴气伏藏时就采取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观点。
“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传统理论,在中国农历“头伏”、“中伏”、“末伏”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采用天然中草药运用特殊工艺制备纯中药膏剂,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以鼓舞正气,驱散体内阴寒,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三伏敷贴则通过穴位起作用,借助伏天阳气偏盛,人体气血相对流畅,毛孔开放的特点,此时将温热性质的中药敷贴在人体相关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孔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使其更好地渗透、被吸收,再通过经络运行,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使药物直达患处,从而充分发挥强壮阳气、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效,治愈或减轻疾病。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呼吸系统“冬病”范畴。
一般来说,1岁以上小儿无较严重的皮肤过敏者均可贴敷。1岁以下小儿皮肤较细嫩,不宜贴,符合上述症状但正在发烧的小儿恢复后才能贴。
成人敷贴的时间在6~8小时,小儿及皮肤敏感者应适当缩短敷贴时间。并非贴药时间越长,疗效越好,“一口气吃个大胖子”,便会适得其反。另外,伏天暑湿兼夹,衣着宜凉爽,敷贴后少活动,以免出汗多影响敷贴黏度。
皮肤疾病  多浸泡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王新志:寒性荨麻疹多发生在冬季,随天气变暖而好转,但由于现在多数的办公楼都采用空调来制冷,所以使得一些寒性荨麻疹在夏季依然未能摆脱它的困扰,不仅脸上、手上起疙瘩,有时还会出现头痛、血压低、腹泻,甚至是心动过速、休克等症状。
在临床上我常建议大家用“以冷制冷”的方法来应对,以增强对冷的耐受能力。每天用冷水浸泡手脚,刚开始时以1分钟左右为宜,然后逐渐延长浸泡的时间,每次增加的时间也不要太长,30秒即可,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要坚持一段时间才会见到效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科主任张慧敏:在夏季应用中药浸泡防治手足癣,也会事半功倍。这是因为盛夏“伏天”,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旺之时,人体为适应外界气温,全身毛孔开泄,此时中药浸泡使药物透达皮肤深处,药物的作用充分发挥,湿热之邪得以发散,气血疏畅,肌肤得以濡养,乃至秋冬季节肌肤能保持滋润。曙光医院皮肤科沿用名老中医处方及自制的中药一号癣药水,能治愈不少冬季手足皮肤粗糙、皲裂患者。
脾胃疾病  汤药调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科刘小发:三伏时阳气最为旺盛,在此时服用一些温养脏腑的汤药,能很好地治疗冬天发作的寒症。
一些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汤药。
河北省中医院创制的冬病夏治1到8号方,针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出现胃疼、胀、便秘、腹泻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病症,辨证施治,可起到健脾化浊、和胃降逆、调畅气机、化浊解毒、平衡阴阳的作用,对治疗和预防脾胃病大有益处。
居家调理方面,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曾推荐过两个祛湿方:
一是化浊茶,取藿香、佩兰,各10克,泡茶喝即可。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二药结为对药祛湿效果特别好。如果有便秘的问题,也可以加点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决明子。
三药合用化浊解毒功效更强,可引毒从大肠排出。
二是用祛湿粥。根据食量取扁豆,薏米,莲子,绿豆一起熬成粥,每天喝一碗即可,有健脾利湿之效。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