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夏季谨防孩子意外伤

2020-06-12 21:27:26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炎炎夏日,正是儿童意外事故的高发期。被烫伤、被电击、被咬伤……各种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所以爸妈们一定要掌握常见的急救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小伤害。
  滑梯:烫伤易忽视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陈志:夏天除了我们熟知的开水烫伤,潜在的可能烫伤宝宝的物品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夏季烈日暴晒后,儿童塑料滑梯、金属健身器材的温度都能达到60℃左右,已属易导致低温烫伤的级别。随处可见的石凳,暴晒后温度可达到41℃。另外,婴儿车的金属部分如经过长时间暴晒,也会成为导致宝宝烫伤的罪魁祸首,爸爸妈妈需要引起注意。
  很多室外广场上都装有地灯,经过长时间工作后,地灯的表面温度会升高,如果灯的功率偏大、散热不好或线路老化,就易变得很烫。如果孩子的皮肤直接接触它们就极易烫伤。
  香水、灭蚊剂、指甲油、丁烷打火机、花露水等,都含有易燃物品,应避免接近火源和暴晒。另外,夏季使用蚊香也要格外小心,要远离易燃物品并放置在宝宝无法触碰的地方,儿童房则尽量不要使用蚊香。
  烫伤发生的早期,应遵循“保护创面、预防感染”的原则,迅速避开热源,同时对伤处进行降温处理。比如孩子烫伤的地方红肿,没有水泡,爸妈们要快速用水龙头里的冷水连续冲20分钟以上,直到不疼为止。如果烫伤处出现水疱,爸妈们要把孩子烫伤的部位放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冷却后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如果水疱破了,并渗出血和其它液体,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私家车:别让天窗成危险窗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王立祥:很多家长带孩子乘车时,喜欢把车里的天窗打开,并让孩子的头与上身伸出天窗兜风。殊不知,这相当于亲手给孩子打开了危险之窗。
  在车辆运动状态下,如果遇意外情况紧急刹车,或遭遇后车碰撞时,由于惯性,极易将儿童甩出。由于儿童生性好动,如果在头部伸出车外时,手部不小心触碰天窗开关,很可能造成颈部被夹的事故。在车辆外部可能存在线缆、树木或其他侵入道路的异物,也可能有前车抛出的垃圾、车轮溅飞的石块,如果这些异物恰好与车身高度、位置相近,在车辆运行时,异物碰撞将对儿童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请勿让孩子的头、手伸出车外。而且后座才是孩子较安全的乘坐位置,副驾位不要让孩子乘坐。
  此外,不能将儿童独自留在车内。统计多例儿童独自在车内而热死的事件,54%情况是家长粗心而将宝宝遗忘在车里。家长都绝不可有侥幸心理。生活中家长可以向宝宝渗透一些车内自救方法。比如教宝宝按喇叭、拍车窗和打双闪。车内最好备一把安全锤,告诉宝宝安全锤的使用方法,敲打车窗玻璃的四个角和边缘。

  喷泉:很可能成为夺命的“老虎”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陈志:许多地方的喷泉到了夏季一直开放,尤其是广场上。小朋友们天生喜欢玩水,遇到这种场景一定不会错过,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开心,自己省事,也就随他了。但这种到处都有的景观喷泉,很可能成为夺命的“老虎”。
  原因有三:第一,因为喷泉电机电路老化,没有漏电保护装置导致孩子电伤的案例比比皆是;高压水柱冲击力是非常大的,曾有人做过实验,一个直径5厘米的喷泉口,在开启不到3秒钟的时间里,喷水柱能将体重50公斤的人轻松抬起;有些喷泉除了有音乐外,还有深水区,如果放任孩子独自玩耍,很大可能发生溺水现象。此外,喷泉水中容易滋生细菌以及传播各种疾病,切不可放任孩子玩水。
  所以,喷泉虽好,但最好远观。
  发现孩子溺水后,要第一时间托起落水孩子的背部或头部,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迅速脱离水面。并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通畅呼吸道,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此外,夏季用电量大,家长也要做足预防家庭中孩子触电的工作。不要让孩子玩电线或者是插座等。
  夏季雷雨天气较多,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在靠近雷暴的危险环境,这时应该停止一切行动,并且这样做:严禁奔跑,不要张嘴,应立即双膝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雷雨中最好不要奔跑,更不适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快速移动容易遭雷击;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仓内。

  宠物:被咬伤后拍个照片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赵晓东:夏季天气炎热,猫、狗全身又覆盖着皮毛,热量难以散发,此时宠物容易出现狂躁情绪,容易伤人。孩子和宠物一起玩耍时,家长一定要陪伴在旁边保护孩子。
  如果孩子被宠物抓伤或咬伤,一定要这样做: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孩子伤口至少20分钟。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孩子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必须在24小时内带孩子去医院,让医生看看需不需要打狂犬疫苗。
  天气渐热,蛇和各类昆虫活动越来越频繁,提醒家长被蛇咬伤后别忘了用手机拍张蛇的照片,为医生确认蛇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在无法拍照的情况下,也最好能对蛇的颜色,头、尾形状特征、大小等做详细描述。一般毒蛇咬伤后,患儿会感到剧烈疼痛,受伤部位会发黑发紫、肿胀甚至坏死。自救是送医院前相当重要的环节。首先应该用止血带等进行适度包扎,通过加压的方式阻断淋巴的回流;第二步是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口腔没有伤口或溃疡的人可以用嘴将一部分毒血吸出来吐掉,记得要漱口,还可以用拔火罐的方式将毒血拔出来;第三步是冰敷,如果伤到的是下肢还要减少活动,以减缓血液循环。自救后尽快就医院。

  洞洞鞋:脚易被夹住而受伤
  中日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周忠蜀:每逢夏季,便可见到一种带洞洞的鞋子走红于大街小巷,大人孩子们都喜欢叫它“洞洞鞋”。这种鞋子不仅色彩鲜艳明亮,而且质地较软、透气性强、出行方便,所以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但实际上,这种鞋子虽美,隐含危害却很大。
  近年来不断爆出有儿童在乘坐扶手电梯时,脚不慎被夹住而受伤,原因就出在“洞洞”鞋上。因为“洞洞鞋”的鞋体比一般的鞋子宽松且鞋头较大,年龄较小的孩子掌控鞋子的能力不强,若鞋子过于宽松、不合脚,孩子在行走时可能把鞋子甩出去而摔跤,因此孩子穿着时易被电梯“齿牙”夹住,酿成惨剧。
  5岁以下的儿童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时期,平衡稳定能力不强,洞洞鞋用塑胶制作,鞋后帮太柔软,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从而阻碍宝宝的小脚发育,并会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所以,建议5岁以下的孩子在乘坐电梯或去游乐园时尽量别穿洞洞鞋。此外,很多劣质的洞洞鞋都是由再生塑料或人造橡胶做的,会刺激孩子的皮肤,易引起过敏。林 敬摄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