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治抗生素滥用要多管齐下

2020-05-12 07:54:26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担心:
  到底摄入了多少抗生素
  网友“小书”:不要滥用抗生素了,伤肝伤肾伤神经,产生赖药性,越吃越没有效,激发产生超级细菌,危害太大了,细思极恐。
  网友“ChetS_909”:今年开始不是饲料全面禁抗了吗?不过是禁止往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也就是还可以在喂养环节添加,哎……
  网友“小恒星gogogo”:其实,近几年临床有相关监管政策,但是收效甚微,而且群众医药知识不足,大部分把抗生素当消炎药吃,在药店买又方便,滥用现象太难控制住了。
  反思:
  是否参与了抗生素滥用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不要只是骂“奸商”、骂“庸医”、骂监管机构,想想自己是不是参与了抗生素的滥用,比如自己或者家人孩子生病的时候,是不是期望医生“打两针就好转”“赶紧挂水输液,立竿见影就好转”;如果医生开了抗生素,是不是吃到病情好转就停止?(即使病情已好,抗生素也应该全部吃完);是否期望各种肉类安全又便宜?
  难点:
  抗生素监管有三大难题
  《瞭望》新闻周刊《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调查》: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认为,我国抗生素监管存在三大难题:一是污染管控起步较晚,药品产用登记体系缺乏,负荷估算难;二是环境科学与水文学脱节,过程追溯难;三是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缺失,负荷削减难。
  实施:不妨将治理抗生素污染纳入《长江保护法》
  新京报专栏作者张田勘:目前水体抗生素污染治理不足,把抗生素水污染纳入监管是当务之急。在环保层面,要明确抗生素也是一种污染源,甚至比二氧化碳、硫化物和重金属污染还要严重,要将抗生素纳入常态化监测指标。同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对生产制造和使用消费抗生素的单位和个人,落实污染治理责任。在立法层面上,目前《长江保护法》正在制定当中,抗生素污染有必要单独作为一种污染源进行专项管控。明确环保部门对抗生素污染的管理责任。
  提示:抗生素使用一定遵医嘱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有些药品,可以通过其名称来辨别是否属于抗生素。比如,带有磺胺(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米隆等)、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等)、西林(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头孢(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培南(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环素(如四环素、土霉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沙星(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等名称的药物,一般都是属于抗生素,要在医务人员的建议下使用。
  乙类OTC等或将退出医保
  4月2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发布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等10类药品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北京、安徽、湖北等15个省份发出相关类似文件,明确退出医保药品目录。其中,国家卫建委2019年7月公布的第一批20个重点监控药品,是多省份作为重要的腾退药品之一,例如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小牛血清去蛋白、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市场较大销量的注射液。除此之外,大量OTC 药品也在上述多个省份增补、删除目录中,例如维C银翘胶囊、复方贝母氯化铵片等,这也符合此次医保局征求稿中不纳入乙类OTC药品的范围要求。
  健康时报记者王永文
  精神分裂药多了一种口服剂
  4月23日,一线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博思清有了口服溶液剂型。
  针对首发患者,国内外众多指南推荐优先选择代谢风险较小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剂型也应优先选择口服用药方式,而此前国内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口服溶液剂型产品仅有利培酮口服溶液。新上市的博思清阿立哌唑口服溶液为精神分裂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而且,与固体制剂相比,博思清阿立哌唑口服溶液生物利用度更高,能有效提升剂量调节精确度,方便患者使用。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