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敬一丹:为妈妈送行

2020-05-12 17:00:54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编者按:4月27日,主持人敬一丹出版书籍《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这天是妈妈的忌日,也是我64岁的生日。”敬一丹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用文字完成了与妈妈的真正告别。失亲之痛不能分担,但生命的体验可以共鸣。  “我是不是喉癌”
  2018年4月的三亚。椰树的影子映在游泳池里,妈妈在游泳。88周岁的老太太了,仍然像年轻时一样喜欢游泳,她看着池水平静地问:“过去我能游十圈八圈,现在就能游一圈两圈。我是不是喉癌?”
  半年前,2017年10月10日,妈妈在哈尔滨医大二院体检,CT片子上出现了问题。小弟告诉我这个消息,我第一次听到“纵隔”这个生词,第一次理解医生说的“占位”,就是老百姓说的“长了不好的东西”。
  这个坏消息,我们没有告诉妈妈。
  我停了一下,看着妈妈,尽量平静地说:“不是喉,是纵隔。妈,有问题也有办法。”妈妈听着,缓缓地说:“行啊,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该走了。”终于,妈妈自己说出了“癌”这个字,这个字,不再是我们之间的禁区了。后来,妈妈主动和亲友说:“我得癌了。”
  “告诉,还是不告诉”
  最初的日子,我们姐弟常常这样想:反正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也许没事呢!老妈不知道,没有精神负担,也许更好吧!
  后来妈妈经常发烧,反反复复,体重渐减,体力明显下降。我们私下里紧锣密鼓安排妈妈做一些检查,基因检测、PET-CT请专家会诊。跟妈妈谎称,检查是为了治疗发烧咳嗽,妈妈没有详细问,我们也不敢多说。
  妈妈也许早就猜到了。在她身体出现种种症状的时候,她能不猜想吗?也许,在一个个不眠之夜,她曾苦苦猜想,然而,久久地,我们没有正面相告。
  告诉,还是不告诉,困扰着我,困扰着很多人,困扰了很多年。我曾经对我女儿说:将来我如果有病,一定要告诉我实情,相信我的判断,尊重我的权利,我有知情权。我要自己选择治疗方式,自己决定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我的妈妈,明白事理,心智健康,意志坚强,独立思考能力很强,一向主动掌控自己,对这样的患者,告诉,利大于弊。可为什么,我作为女儿,对妈妈却迟迟没有做到?可能没有唯一答案,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家人,不同的环境,这也许是因人而异的选择。
  告诉了妈妈以后,接下来的检查、治疗,妈妈就容易接受了。很多次要采取治疗措施时,我们都提前告诉她,她并不问很多细节,只要一个方向上的明白。
  方向上的明白对患者来说,是获得了一种主动,了解生命的进程,关系着生命的质量。假如,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在身体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精神的茫然,那生命的最后一段路,该是怎样的昏暗模糊!
  “管子,管子,管子!”
  在病床边,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想到这样的词:缓和医疗、临终关怀……当接到病危通知的时候,我们在通知书上签字,不进ICU。不做创伤性的抢救。但,没有涉及那些管子。
  妈妈生命的延长,一直是痛苦和希望同在。痛苦一波波袭来的时候,妈妈曾经和我们说:“妈妈这么大岁数了,还遭这么大的罪,生不如死。”在一次剧烈寒战后,她说。“我不想活了,什么都不做了!”
  在妈妈生命倒计时48小时的时候,她艰难地、吃力地对我说:“难受死了,一丹!”我也难受死了!妈妈以这样一种痛苦煎熬的方式活着,这该不是她情愿的,这不是妈妈的本意吧?
  这让我想,那些管子的生命支持,不该要了吧?
  三个小时以后,妈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肃穆的气氛中,护士们拆去了妈妈身上的一根又一根管子。再也没有缠绕,再也没有纠结,再也没有痛苦,妈妈的身体终于清爽了,终于解脱了。
  然而,我痛苦的思索还在继续。在治愈无望的时候,重视生命的同时,得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的过程,而死亡过程也是有质量的。尽可能减轻痛苦,避免挣扎,平和地、有尊严地走过这个过程,也是一种生命的质量吧?然而,想到和做到,中间还有那么多沟壑。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