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疫情中的女性力量

2020-02-14 16:19:47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提起战争,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硝烟、战火和男人。
  然而,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无声战争里,不乏女性身影,巾帼力量。
  她们,也是父母的女儿,子女的母亲,丈夫的妻子。
  然而,在与病毒的殊死搏斗中,她们成了无畏的战士,汇成了一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院士·声音
  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氏人工肝”治危重症患者初见效
  2月1日,李兰娟院士带领由浙大一院和树兰(杭州)医院的感染病学和重症医学组成的浙江省紧急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我们用人工肝技术,连续抢救了八位危重症患者,效果不错,已有两名危重症患者转出了ICU。”李兰娟院士表示,她每天和本地专家一起坚守在医院,白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晚上与团队科研攻关难题,李氏人工肝系统、“四抗二平衡”救治模式初显成效。李兰娟院士说,“此行目的是救治武汉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不达目的不撤兵。”
  树兰(杭州)医院邹芸文/图
  陈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
  陈薇院士是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科学家,也被视作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她和她的团队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使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
  由于药物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仍需要时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陈薇和她的团队做好了“最坏打算”——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疫苗问世前,对大众来说,隔离仍然是最有效的办法。陈 薇/供图
  乔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2月1日,北医三院派出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乔杰院士亲自带队出征。
  作为妇产科专家,乔院士的另一个“使命”便是关注疫情下孕产妇的安全,调查病毒是否存在垂直传播途径。她说“这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根据现有的数据,以及既往其他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类似的分析来看,还不能够证明新型病毒在母婴之间存在垂直传播,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85%同源性的SARS,经过研究也不存在垂直传播途径,乔杰院士建议妊娠期的女性无需恐慌。
  北医三院姚永玲文/图
  医护·身影
  疫情上报第一人:
  “我们现在
  感觉自己做对了!”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2019年12月26日,她最早发现新型肺炎,并且敏感地认为这是一种新型传染病。12月31日,武汉卫健委正式对外发布:武汉地区发现了病毒性肺炎,并指出该病毒性肺炎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疫情发现越早越有利于控制,“我们现在感觉自己做对了!”张继先说。
  武汉大学新闻网付晓歌/文、陈 卓/图
  光头护士:
  “8个小时
  不吃不喝不拉不撒”
  为迎战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90后护士单霞剃光头上一线。为了节约宝贵的防护服,她和伙伴们向护士长请求“进去以后,让我们尽量多待一点时间”。有时“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拉不撒。吃东西都得注意一点,不吃冷的,不吃辣的,怕自己临时要上厕所什么的,导致防护物资的浪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杜巍巍/文、单霞/供图
  迷彩妈妈:
  “妈妈只是
  去外面打怪兽了”
  “主任,现在疫情紧急,让朋友带孩子去玩。我随时待命!”看到武汉疫情形势的严峻,蒋小娟主动请战。除夕夜,随医疗队踏上战“疫”征程。由于战斗时间长,护目镜在她鼻梁和面部印下了更深的压痕,脸部压痕处起了水泡,忙得破了皮也没有痛感,撤下来时,她才感到压伤处火辣辣的。贴个创可贴又继续战斗。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邹争春/文、蒋小娟/供图
  医生妈妈:
  “对不起,
  让你们担心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罗月英也是出征的医疗队队员,临行前,她的丈夫和19岁的女儿王怡可都来现场为她饯行。尽管女儿非常担心,但依旧忍住感伤祝妈妈“一切顺利”。即将走进安检口时,罗月英将丈夫和女儿紧紧抱住。“对不起,我让你们担心了,我是医生嘛,我应该去,没问题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蕾/文、罗月英/供图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