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中的父亲
我父亲叫谢觉哉,从2011年开始,收集了父亲从1919年到1963年的115封家书,想从中了解我从未真正了解的父亲。
讲者简介:谢飞,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导演系主任、副院长。代表作有《我们的田野》《日出》《本命年》等。
第一封家书:
父亲的乡愁
我曾发现有一首怀念家乡、表现父亲的乡情乡愁的词,叫《望江南》:
家乡好,屋小入山深。河里水清堪洗脚,门前树大好遮荫,六月冷冰冰……
家乡永远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一个梦,是你的情、你的愁。在这个歌词里可以看到,家乡的山水住房、饮食亲人,永远让他魂牵梦绕。父亲是生活在农业时代的人,他用诗词、家信,不断地表达、记载着自己的乡情乡愁。
第二封家书:
清廉的家风
新中国成立以后,父亲被任命为国务院内务部部长,有一天他写了封信说:“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我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清楚,就是当官的,你不要贪,当官的穷,就对了。这就是这封信里表现出来的家风。
第三封家书:
亲情的根本
父亲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写过很多关于青年的生活和思想的杂文,其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爱父母》:人从出生到老中间的阶段叫“养人”,劳动力强壮时期要“养人”;两头是“人养”,幼小时期和衰老时期要靠别人养。这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规律。抚养子女、善待老人,这是亲情里头最根本的东西。
家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盛满了乡情、乡愁、亲情、家风的好东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看着这些年代久远的书信,我们又要琢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用什么方式再去记载我们的乡愁乡情,再去表达我们的亲情?
摘自《做一个有意思的人》(开讲啦·人文卷),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部编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我父亲叫谢觉哉,从2011年开始,收集了父亲从1919年到1963年的115封家书,想从中了解我从未真正了解的父亲。
讲者简介:谢飞,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导演系主任、副院长。代表作有《我们的田野》《日出》《本命年》等。
第一封家书:
父亲的乡愁
我曾发现有一首怀念家乡、表现父亲的乡情乡愁的词,叫《望江南》:
家乡好,屋小入山深。河里水清堪洗脚,门前树大好遮荫,六月冷冰冰……
家乡永远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一个梦,是你的情、你的愁。在这个歌词里可以看到,家乡的山水住房、饮食亲人,永远让他魂牵梦绕。父亲是生活在农业时代的人,他用诗词、家信,不断地表达、记载着自己的乡情乡愁。
第二封家书:
清廉的家风
新中国成立以后,父亲被任命为国务院内务部部长,有一天他写了封信说:“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我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清楚,就是当官的,你不要贪,当官的穷,就对了。这就是这封信里表现出来的家风。
第三封家书:
亲情的根本
父亲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写过很多关于青年的生活和思想的杂文,其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爱父母》:人从出生到老中间的阶段叫“养人”,劳动力强壮时期要“养人”;两头是“人养”,幼小时期和衰老时期要靠别人养。这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规律。抚养子女、善待老人,这是亲情里头最根本的东西。
家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盛满了乡情、乡愁、亲情、家风的好东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看着这些年代久远的书信,我们又要琢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用什么方式再去记载我们的乡愁乡情,再去表达我们的亲情?
摘自《做一个有意思的人》(开讲啦·人文卷),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部编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