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医生都被逼成了“精算师”?

2020-01-03 19:35:44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医生都被逼成了“精算师”?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郑山海
一个熟读医书专业熟练的人,能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未必!因为成为一位好医生,还要掌握很多其他技能。
拿治疗用药来说,不但要综合评判一位患者的病情,还要考虑其他患者的用药情况。因为整个病区的药物使用总量是有限额的,这个患者用多了,其他患者的用药就可能需要适当削减。
这些事情说出来很无奈,但却真真切切在很多医院发生着。有些人抱怨,家里的老人生病了,哪个医院都不愿意收,尤其在年底一些医院医保额度快被用完,且患者治疗希望渺茫时。
即便是没有学过医的人,也大多听说过希波克拉底誓言。誓言的核心就是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充分利用医学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减少医疗伤害,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这一誓言之所以能从2400年前的古希腊一直被广泛传诵,就在于表诉了人们对医学的美好期盼,希望在面对一个人的健康权益时,能够抛开所有世俗的影响,单纯用仁道的医学角度思考问题。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并非如此。看着一天一天忙于算计着诸多医疗之外问题的医生,不能不让人心生感慨。是什么让医生们不得不这样呢?
首先是管理需要。人们对健康的诉求是无限的,这意味着医疗消费中非常容易出现不计成本的现象。可医疗资源又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和无限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只能从管理学上依靠大数据来寻求一种对大多数人的“妥协”,这就导致了对一些少数患者的“误伤”。医生在面对这部分群体时,只有通过精细的算计才能达到大多数患者满意的某种平衡。
其次是成本控制的结果。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情况并不富裕,国家各项发展还需要通盘考虑。我国的医生总数少,更没有成本再额外增加专门从事各种计算的人员,医生们只好事必躬亲,在医学之外学“算计”。看起来似乎有违希波克拉底誓言,但核心还是为患者服务。
医生们的“算计”其实是我国目前医疗条件下,为患者优化服务的一种体现,这是让国家服务体系可以为更多人口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现在,我们正在探索一条发展中大国以较低投入、覆盖较多人口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如果没有“算计”、不会“算计”,对大多数国人来说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健康损失。请多多理解医生的“算计”吧!作者系煤炭总医院医生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