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肿瘤医院 胥林花)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被大众称之为“贫困病”的食管癌却依旧高发。是什么让这一种癌持续纠缠我们的健康?江苏省肿瘤医院江宁院区内科主任医师曹国春最近在临床上遇到了很多食管癌病人,他提示,食管癌跟一些生活习惯相关,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既抽烟又酗酒,食管癌风险增加10-50倍。
抽烟酗酒20年,他患上了食管癌
老翁来自苏北,前段时间,他突然感觉喉咙有堵塞、哽噎感,吃热、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时痛感明显加重,去医院一查被确诊为中晚期食管癌。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懊恼以前的“快活习惯”。
老翁今年才60岁,是当地有名的瓦匠,手艺很好,不过他有两个坏习惯:抽烟喝酒。从20岁开始,烟酒是每天的必需品。“那个时候,我还整天嘲笑那些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总觉得无烟无酒不男人。没想到,这两个恶习毁了自己。”他说,做瓦匠很辛苦,刚开始抽烟是为了集中注意力,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劳苦了一天回到家,就着饭菜边抽烟边喝酒,那种惬意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如果哪天没有了这道程序,我似乎都睡不着。”爱人因此经常劝阻他,他总是当耳边风。一直到被查出食管癌,老翁才意识到这个习惯的危害。
曹主任说,边喝酒边抽烟,很伤食道。酒精对于任何黏膜都是强烈的刺激,饮酒的过程中抽烟还会将烟草中的致癌物从口腔及咽喉部带入食道,当酒精刺激黏膜导致充血时,烟草的致癌物质会更加剧对黏膜的刺激,诱发癌变。
食管癌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高发人群为60-75岁,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食管癌患者一般有一些共性习惯:抽烟、酗酒、喜欢腌制食品、喜欢烫食、快食、偏食。而且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可能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过去,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20%,如果是肝转移或肺转移的患者,甚至不超过5%。而免疫治疗的出现,在多次治疗失败的难治性食管癌,表现出了比化疗更好的疗效和生存时间,降低30%-40%疾病死亡风险,如果PD-L1表达阳性甚至降低近50%疾病死亡风险。刚刚在欧洲肿瘤年会(2020-9-21)发布的KEYNOTE-590临床研究一线免疫化疗+PD-1抗体能将食管癌死亡风险下降28%,此外PD-1 CPS≥10死亡风险可降低43%,近期有效率近45%,给食管癌晚期一线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运营:张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