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毛圆圆)“很多人以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只是肥胖引起,瘦下来就好了,但如果没有及早干预,非酒精脂肪肝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继而进展为纤维化肝硬化,严重会变成肝癌。”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管又飞在7月25日的北大资源大健康战略研究院揭牌仪式上说道。
在我国,脂肪性肝病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病的第二大肝病。管又飞院长介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吃得多但动得少,脂肪不断堆积在腹部,也就更容易让糖尿病、脂肪肝找上门了。当然,也有人身体不胖并不代表没有脂肪肝,有调查显示,在我国,80%以上脂肪肝患者比较肥胖,但也有接近20%的患者不胖也有脂肪肝,诸如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等也会导致脂肪肝。
“虽然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具体患病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有着相似的发病机制,可能有共同的发病土壤。”管又飞院长解释。
三个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减重、运动、药物治疗。
饮食上应注意少食多餐,解决胃的空胀感,将胃缩小之后自然减重;饭前应先喝汤、吃水果,既能产生饱腹感,又能获取糖分,提高水果利用率,一举多得;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米饭、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多吃蛋白质、奶制品等耐饿食品;晚上应少食。
脂肪肝患者可以通过练哑铃、蹲起和快走等方式来锻炼肌肉,可以有效抑制胰岛素抵抗带来的肝损害、血管内皮細胞损害等问题,同时可起到减轻体重,改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多重作用。
医生用药治疗是最后一驾马车。在个人控制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配合医生用药治疗,“三驾马车”协同共进,就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治疗脂肪肝。
“北大资源大健康战略研究院整合了国内公共健康、医学教育、基础研究、临床实践、药物研发、数字医疗、设备制造等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针对我国人群的重大健康问题进行联合攻关研究,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我本人将在老年医养结合人才培养以及脂肪肝创新药物研发方面与北大资源的平台密切结合、共同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