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出院后,我给医生写了封信

2019-12-06 03:45:40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出院后,
  我给医生写了封信
  编者按:11月初,在北京医院心脏监护病房(CCU)住了17天院的王先生顺利出院了。不久后,医院宣传处就收到了一封来信。信中,患者的妹妹王女士用感激的笔触记录了这17天来,患者家属从不安到安心、从焦虑到释然、从犹疑到认可的过程。
  人们常说的医患关系有解锁密码吗?也许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早就给出过答案:“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第一次见邹彤医生(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邹彤),是家人住进CCU那天。大口罩遮住了脸,是医生的标配。第一面,陌生的感觉,就像面对CCU这个新环境。
  第二面,是邹医生和他的团队查房。问诊、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团队医生沟通。忽然,他停下来,发现一个小细节没有到位,他开始揪住不放。
  一个外行听着,生出“会不会是小题大做”的疑问。最后,邹医生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我们的科室,时间是以分秒来计算的,面对突发的抢救,一个细节不到位,最后的影响都很大。”这个瞬间,心莫名的安了。多日来因“心衰、猝死”这些名词而悬起的那颗心,在那一刻有了安放。
  家人第一次进手术室,是做造影。周围有太多人做过,本来觉得没什么好紧张的。但当家人被推进手术室的那刻,心一下子又揪紧了。不知等来的,是怎样的消息。
  造影结果出来了,医生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后续治疗。邹医生用形象的比喻,简洁又准确地讲解了后续的治疗方案。讲得真清晰,我想,我听懂了。但不知为什么,是对未知领域的恐惧,还是对挚爱亲人的担忧,大脑变得不那么听使唤了,刚才觉得挺明白了,一会儿又涌出无数个问题,必须抓住大夫问了又问,才觉安心。好像再多确认一遍,就能让家人增加一份安全。这种抓狂的感觉,让我一次次“纠缠”医生。
  每一次,邹医生都平静地讲解,就好像他第一次为患者家属讲解一样。他不在的时候,何硙医生也是一样的,即使忙着,也会约好,一会儿再来解答。每一次都平静而肯定。
  人在脆弱无助的时候,对他人的态度是格外敏感的,哪怕是掩藏在礼貌表象下的一丝不耐烦。没有,这个从来没有过。
  这个邹医生真有意思,对团队工作一丝不苟、甚至苛求的人,对患者和家属好像又很“没原则”。按理说,医生没有为一个患者家属反复多次讲解的义务,但他做了,接纳了一个患者家属内心真实的不安。
  经过多次沟通,手术如期进行。那天,当我们把家人送进手术室,身穿绿色手术服的邹医生笑了一下,转身走进他最熟悉的工作场所。那里,对我们依然是陌生的。但此刻,内心没有一丝不安,因为,当手术室的那扇门再次打开的时候,我们迎来的是一个新的希望!
  邹医生,您喜欢音乐吗?我想,您最喜欢听的应该是心跳的声音:“咚、咚”,那么有力,充满节奏。在那个和声里,有患者发出的问候:“您好,邹医生”,有患者家属表达的感恩:“谢谢,邹医生”。
  在聆听这首生命的交响曲时,您的内心一定是平静而安宁的吧。这份安心,是您和团队的医护人员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用职业精神和专业水准筑就的无愧、无悔。
  相关阅读:
  收到来信后,北京医院宣传处联系并采访了写信的王女士。王女士说,她在写这封信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医生和好医生的差别,到底是医疗技术还是内心悲天悯人的情怀呢?她的答案是后者。
  王女士向记者讲了一件不起眼儿的小事儿。“在沟通植入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时,邹彤医生把仪器的型号、厂家、功能、价位都做了清晰的介绍。但作为第一次听说这个仪器的患者家属,选一个专业仪器和买一部多功能的手机,心里的感受还是不同的吧。那什么才是最佳选择呢?当我们再次就这个问题求证邹医生时,他打电话咨询医院的其他部门关于仪器的型号问题,全程开免提,让我们听到这些情况,给我们做选择提供专业的解读和帮助。”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一名主任医师,邹彤的工作庞杂而繁复。我们很难估算,他像这样每次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会花掉多少心力和精力。王女士说:“细节是骗不了人的,如果是一个没有医者情怀的人,当每天还要处理无尽繁杂的事务时,耐心还很容易做到吗?”王女士不太喜欢把医生神化,她相信很多医生都坚守着同样的职业水准和人文关怀,这种品质并不稀缺。于是,她并没有把自己的来信称为“表扬信”,而是取名为《小记邹彤医生》。
  摘自北京医院微信,北京医院宣传处/文,张靓/摄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