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老人也需要减负

2019-11-22 21:31:40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老人也需要减负
  老人虽然退了休,但负担还在,要么是身体,成了“药罐子”;要么是心理,成了孙子“全职保姆”;要么是记忆,过去的负面情绪仍记心间……
  老人需要减减负!
  吃药:
  三牢记六原则
  《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2018》指出,中国42%的老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相比于单一慢性病患者,共病老人死亡风险更大、住院时间更长、生活质量及身体功能更差。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赵新秀:老人慢性病多,多药合用平均高达9.1种,多者达36种,治疗效果先不说,肝肾功能下降,医药费更是难以承担。老人服药注意3牢记、6原则。
  “3牢记”: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药物;以达到临床效果为前提,尽量减小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以免出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6原则”受益原则:选择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药物;5种药物原则:药物控制在5种以下,选择具有兼顾治疗作用的药物;择时原则:选择最佳时间服药,比如他汀类药物晚上睡前服用效果佳;小计量原则:一切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遵嘱服用;及时停药原则: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应考虑是否是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是,立刻停药!
  带娃:
  把带娃当情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始,老人带孩子变了一件又负面又无奈的事。不少人将孩子交给老人后,成了老人教育成果的验收者和评价者,总给老人贴上各种标签“落后”“瞎操心”等,让老人既心累又寒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我曾看过一则新闻,一位老人帮女儿带了两年的孩子,期间压力很大,又常常被女儿女婿埋怨,最终患上抑郁症。
  老人们心疼子女难处,帮忙照顾孩子和家庭。作为子女,我们似乎忘了体谅父母的不易,觉得一切理所当然。中国式家庭大多都很不善于表达情感,向孩子表达爱很难,向父母表达爱和感谢更难。不曾表达过的感激,加上指责否定,老人会觉得子女不懂感恩,分歧越来越大。孩子自己带是天经地义的,老人放弃晚年的清闲,付出心血来帮助子女照顾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这份情子女要知足,并时常表示感激、肯定和欣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带娃这件事上做得越来越好。
  恋旧:
  放下过往心结
  “想当年我……”老人总爱不厌其烦地跟晚辈聊年轻时的事儿,尤其是刻骨铭心的辉煌或苦难。尽管适当追忆能让老人体会生命的完整和连续,更好地树立自尊,但过度追忆,难免出现失落,甚至悔恨。
  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实验室马媛:怀旧是个体对过去经历的事件的回忆,比如看到某些风景、听到某些声音,或者闻到某些味道时,过去的一段记忆就会被无意识地唤醒。
  适度怀旧能帮助获得生命的整合感和连续感,维持亲密关系,但过度怀旧、消极怀旧(苦难重现),反而不利于老人心理健康,比如“逃避现实的怀旧”(对过去积极事件的回忆,表达对过去深深怀念),“强迫式的怀旧”(反复向别人讲一些消极的回忆,其中包含愧疚、辛酸和绝望)。对于曾经的辉煌念念不忘,对过去的仇怨耿耿于怀,今昔对比的失落(尤其是退休后的心理落差),都会让怀旧染上灰暗的底色。因此,老年人回忆过去也要适度,不能沉湎于过去,如若这样,这种回忆所带来的绝不是愉快,而是痛苦。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