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心脏科医师:我也是早搏患者

2019-09-24 13:00:51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心脏科医师:我也是早搏患者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田 颖
  40%~60%的中国人都曾有过早搏,所以早搏也是我经常处理的疾病。只不过相对其他心脏疾病,我对早搏患者更加“感同身受”,因为我自己就有早搏。
  第一次发现早搏,是在2014年的心电生理和起搏全国学术双年会,心律失常领域两年一次的盛会上。
  那段时间总是感觉很累。当时我双手抱怀胸前坐着,突然感觉剑下偏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心口窝偏左)搏动感很强,间断出现,就像怀里揣了一个小兔子,跑跑跳跳,跳跳停停。
  开始我没有在意,心想也许是腹主动脉的搏动。但是情况却越来越不对,心慌得厉害,整个心脏像悬在空中,不知道是要跳上去还是要沉下来。
  台上专家们的演讲已经听不下去……我的注意力被腹腔里杂乱无章的“扑通”打乱,根本无法集中精力,仿佛在漆黑的夜里行走,忽然被一个跳出来的人吓到,而这种惊吓感是持续的……
  那种搏动感越来越明显,强弱不等,最主要的是,这种搏动是乱的!
  出于职业习惯,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脉搏:搏动很弱,但是竟然是整齐的!怎么回事?我的心跳搏动是乱的呀,我赶紧请坐在一起的专家又摸了摸脉,确认还是整齐的!
  我又换了一种诊断方式,右手摸着胸口心前区搏动明显的部位,左手摸着右手的脉搏,发现这两种节律多数是一致的,只是心前区(胸前)的搏动在两个脉搏之间又会多出来一次,这在桡动脉(手腕)上没有摸到。那么结论就呼之欲出了,这是间位性早搏!
  我开始感觉手脚有些发软,麻木,发凉,手也不再受控,像甲亢或者帕金森的病人一样微微抖动;头懵懵的,胸间只有半口气,只觉得很恶心,却一点不想呕吐……
  这个时候,心前区的不规则搏动也越来越频繁,我已经确定是早搏无疑,并且剑下搏动明显,估计是室早(室性早搏)。这滋味实在是不好受,我就在邻座专家的陪伴下赶紧回房休息了。期间又有各位心律专家同行的关心照顾,没出什么大问题。
  大多数室早都是良性的,虽然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心慌、乏力,但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所以也不必为此过于担心。
  心脏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室早,多与熬夜、加班、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诱因有关,没有了这些因素,室早便会自行消除。所以后来我也注意了休息,没有再出现更糟糕的情况。
  但是回想一下,平时我总是告知患者在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应该第一时间做个心电图,但是那次我自己也没有做到,还是应该检讨!如果是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患者,还是应该第一时间做个心电图,抓到发作时的证据。
  早搏应该如何治疗?
  当了多年的心律失常医生,每次门诊都能遇见早搏病人。早搏发作多的,会建议做射频消融;少的或不多不少达不到所谓消融标准的,就会告知不用担心,或者不要管它,对于症状重的患者会给少量药物治疗。而那些看不出对身体有明显危害的早搏,通常都会建议无需治疗。但是,在我自己成为早搏患者之后,我的诊疗思路就变了:很多早搏是对身体没有伤害,但是像我这样每个早搏都能感受到痛苦的患者,又何谈无需治疗呢?当医生成为患者才会发现,人的主观感受是最重要的,治疗各种不舒服,也应该是医生的医疗范围之一。
  所以,我们的早搏患者也不要怕,大胆向你的医生倾诉自己的感受,请他们帮助你吧!而能够帮助到患者的医生们,也应该尽自己所能缓解患者的身心苦痛与不安。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