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巴掌大小的B超进村查病了

2019-08-20 08:54:1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巴掌大小的B超进村查病了
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
“刚看到新设备,就感觉从古代穿越到现代了。”一款如手机般,成年人巴掌大小的B超,被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白云乡乡镇卫生院院长白俊美“装到包里,带着下乡。”B超是临床上检查胆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在基层,村医使用B超可以为村民检查与确诊胆囊结石、胆囊炎症、肿瘤、寄生虫等疾病。
“这个设备虽然小,但是分辨率很高,感觉跟我们卫生院彩超是一样的分辨率。”白俊美表示,有了它很多村民不用跑到几十里外的卫生院做B超了。村医的工作就是把设备、药品带到村民身边去,医学设备的便携性对村医非常重要。
与白俊美一样,马马村的村医骆玉萍有着相同感受,“村里很多老人坐车晕车,根本没办法走出大山看病。”骆玉萍说,现在大数医达的智能医生助手帮了村医很大的忙,村民在家里就能体验三甲医院的诊疗水平。
骆玉萍谈到的智能医生助手,让村医接诊时,只要将村民的疾病症状口述输入系统,系统会自动提示村医需要追问的问题,并推荐相应的检查和化验项目,给出疾病诊疗建议。
白俊美所在的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14个建制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去下乡给村民做体检得带着五个大箱子,光设备就有三箱。很多村寨只能步行进去,我们就扛着箱子进村,跑一趟下来要一个星期左右。”白俊美介绍。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乡村医生每年定期为老百姓做体检,一个建制村少的一两千人,多的三四千人,沉重的设备、繁重的工作成为村医谈之色变的负担。
如今,就诊、检查不再需要手工录入,只需扫一扫身份证,通过星医通平台嫁接区域卫生系统就能为村民自动关联电子档案,之后通过扫条形码直接录入,每一项智能设备都能关联,优化了流程。
关节炎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成人肢体残疾的第二大原因,尤其是髋关节疾病,致残率高达53%。
    农村体力劳动人口多,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严重时则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经济与健康负担巨大。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病变,对防止患者致残有极大益处。因此,促进早期诊治的关键防治手段,就是基层筛查。
    髋关节疾病的诊疗一直是个难题,临床上通常以MRI影像诊断作为髋关节疾病分期分型的依据,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村医阅片困难,一直难以在基层推广。
“大部分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进行过髋关节筛查。”白俊美说。
当地65岁的李仁斌与大部分村民一样,在2019年5月30日进行了人生第一次髋关节检查。“髋关节滑膜炎、髋关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过杏脉锐影的人工智能髋关节检测,短短数十秒,李仁斌的检测结果就出来了。以后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拍个X光片,用数十元的成本获得等同于上海专家级的诊断服务,及时地进行股骨头坏死等疾病治疗。
如今,便携式、智能化的医学设备成了村医的好助手,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白云乡村医们的“新装备”,皆来自于由复星基金会启动的“未来诊室”智慧健康计划。
    上海复星智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复星总裁助理何川表示,不仅是眼底,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在未来5年内覆盖80%的病种,每年将为国家降低数百亿元的医疗成本。
何川介绍,“未来诊室”智慧健康计划将升级一批智慧卫生室,白俊美所在的云南省屏边县以及江城县成为“未来诊室”的首批试点示范县。针对基层医疗痛点与困境,“未来诊室”智慧健康计划运用“智能便携医疗设备、人工智能辅诊技术、医疗大数据技术和健康管理系统”等四位一体的科技应用,在一个系统上提供“健康档案、居民体检、智能筛查、智能医生助手、双向转诊及慢病管理”全流程技术服务,用工具和培训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能力。
    何川认为,只让设备下沉基层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基层医疗人员培训,才能真正实现“未来诊室”计划的落地,真正减少乡村因病返贫。
“健康扶贫”是国家政策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何川介绍,预计到2025年,将在全国落成100个未来诊室。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