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肿瘤治疗最前沿

2019-07-05 02:21:30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肿瘤治疗最前沿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  张 赫
相关阅读: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承办,中国南方肿瘤研究协会协办的2019年中华肿瘤大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以“信息交流话精准,名医汇聚解疑难”为主题,聚集全国约1500位专家,共同将国内肿瘤临床诊疗发展推上新台阶。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
中国新发肝癌占全球55%早诊治是关键
中国新发肝癌占全球55%,五年生存率14%,术后转移、复发率60%-70%。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早诊早治和抗转移复发是关键。
不同时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差距,1858年到1967年,患者生存率仅为14%,而到2008年到2015年,生存率达到64%。目前,对于直径5厘米以下、没有症状的肝癌,部分患者可能被治愈。很多新兴手术方式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如机器人辅助肝切除和机器人辅助活体供肝获取等。通过筛查发现的肝癌大多为小肝癌和微小肝癌,可手术切除获得根治性的效果,从而长期的生存。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者,至少隔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及甲胎蛋白(AFP)检查。即使中晚期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院士:
乳腺癌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群体筛查加上早期规范治疗,乳腺癌成为可以被治愈的疾病。我国乳腺癌的早诊率及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美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高达90%,而中国仅有73%。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乳腺癌防控体系。
  我们应尽快建立乳腺癌防控体系。一项中国城市、农村地区筛查项目,通过实施122.6万人的群体筛查,证实筛查能提高早期乳腺癌比例2.48倍,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远期生存。《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推荐,一般情况下,45-69岁的人群应一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筛查。高危风险人群一年需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或乳腺核共振筛查。有明显遗传突变高危风险的,筛查年龄提前到35岁;有潜在遗传突变的高危风险女性,筛查年龄提前到40岁。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候任主委、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林桐榆:
国外诊疗方案不一定比国内更高效
中国癌症治疗水平已与国际接轨,国外的诊疗方案不一定比国内更高效。以质子放疗治疗前列腺癌为例,上海已经引入设备针对前列腺癌早期患者进行针对性高效治疗,效果很好,全国各地也都开始引入新技术。很多患者会想,美国日本已经用质子放疗几十年,没有症状肯定更靠谱,其实治疗效果是一样的。
    我们团队牵头的试验,联用利妥昔单抗靶向化疗可提高B细胞淋巴瘤20%的疗效,成为目前中国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方案。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可提高3倍生存率,该方案已被美国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采纳。国内会对治疗有更好的标准制定,国外很多抗癌中心的用药剂量相对较大,从体质等多放面考虑,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患者。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早诊早治学组组长、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徐忠法:
早诊早治能提高所有肿瘤生存率
早期防治是通过一系列手段使得恶性肿瘤在较早阶段甚至在肿瘤前阶段得以诊断和必要治疗、干预,以达到降低肿瘤总体发病率,提高总体治愈率的目的。
1975年-2000年,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了50%,50%是因筛查的开展;死亡率下降26%,53%是因筛查的开展。原因主要是结肠镜的运用,也是主要筛查方式。如按现行大肠癌防控措施持续推进,2020年全美结直肠癌死亡率较1975年下降达50%。中国癌症筛查面临困境,医生和民众早诊治意识弱、早筛项目阳性率不高、癌症筛查未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肿瘤患者注册、登记及数据库体系、早诊治工作开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等。应制定主要肿瘤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或规范,在全国推广,建立肿瘤防治社会保障体系。胃癌、食管癌等八大肿瘤早诊早治的共识正在编写当中,将向社会推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
我们不能过度强调“无血”手术
在中国县级医院都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欧美国家微创手术比例近50%。但需要注意的是,微创手术要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完成,且微创是针对选择性的病人。有很多文献已经报道,肥胖、高龄、疑难等患者手术通过微创是比较难完成的。
一项多中心三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了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对早期宫颈癌病人的复发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总计631例病人,结果发现,微创手术组的病人4.5年无疾病存活率为86%,开放手术组为96.5%。微创是外科医生必须学好的,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强调“无血”的手术,外科的目的是解决病人的痛苦,不是把手术做得多“漂亮”。开放手术经过100多年的积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外科医生既要会做微创,也要承接需要开放手术的病人。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候任主委、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主任梁萍:
“烧死”肿瘤,原创微波消融走在世界前列
微波技术消融是在超声和三维可视化设备导航下,将一根或多根特制的微波消融针,经过皮肤穿刺到肿瘤,微波针上的某一个点含有一个1毫米大小的“微型微波炉”,让肿瘤的组织局部在几分钟内达到70℃以上的温度,引起肿瘤靶组织凝固性坏死,而周围组织极少或不受损伤,达到“烧死”肿瘤细胞的目的,且创伤小,对患者全身影响小。
目前有四种:射频消融产生的充血带宽度在811微米到477微米,冷冻消融在452微米到222微米,微波消融在319微米到157微米,不可逆电穿孔在1319微米到682微米。微创手术对肿瘤的杀伤力最强,同时对周围的组织伤害很小。肿瘤早期是微波消融技术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对病人体质要求低,局麻即可且复发可再消融。微波消融对肝、肾、肾上腺、脾脏、甲状(旁)腺、乳腺等多脏器的实体肿瘤疗效确切。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