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爱孩子而不是掌控孩子

2019-07-05 00:27:48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爱孩子而不是掌控孩子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李 黎
父亲和孩子的关系质量,对孩子内在人格及成长至关重要。父亲除了提供家庭生存资源,也要给孩子以安全感和基本信任。可惜,这是中国父亲最缺乏的一课——他们把爱替换成了管束和掌控。
掌控一般分两种,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以剥夺要挟、贬低自尊、引发内疚等方式剥夺孩子的心理自主性,迫使孩子服从要求。通过贬低,引发内疚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则是通过设定规则、引导鼓励、监管限制等方式管理和约束孩子行为,设定规则和限制方式进行控制。
同样是控制,目的也都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但从孩子的心理感受和人格发展上差别是很大的——行为控制针对的是孩子的某些行为,是帮助性、指导性的;而心理控制往往充满侵犯性,会带来孩子各种内心冲突和情绪波动。中国式父亲的掌控往往是后者。
一个男人只因为有了父亲的身份,便天然占据高地,对子女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以“为你好”为名,把自我意志强加到子女头上,但别忘了,这一代的孩子接受了平等和独立的概念,他们并不接受父权天然的正当性。因而,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行为叛逆和对权威的挑战。扮演好父亲,不再是手举棍棒就能使之就范,而需付出更多耐心和精力。
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看到他们的自主性,充分调动自主性,比如在制定行为规则时让他们参与,产生分歧时给他们表达和反思的空间,遇到问题时和他们一起商量对策。总的来讲,就是适当给孩子赋权,让他们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感受力量,自力量中长大成人、担负人生的责任。这样的孩子才可能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孩子。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