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大学生缺觉影响心理健康

2019-06-28 18:52:05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11万名大学生的信息,把没有睡够、感觉没能得到休息定义为“睡眠不足”,结果发现,大学生缺觉一晚,致孤独感出现几率提高19%,情绪低落几率提高21%,无助感和愤怒感出现几率提高24%,焦虑感出现几率提高25%,想自我伤害几率提高25%,自杀念头出现几率提高28%,精疲力尽感出现几率提高29%。研究人员又分析近8500名大学生运动员的数据,结果类似。
综合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新华视点、新浪微博
@柠檬三色猫:如果睡不好的话,我第二天会异常地郁闷,一句话都不想说。
@你呢你呢那你呢:人会变得暴躁,开始懒得管理表情,对身边人越来越没耐心,人际关系变差了,自己又开始烦躁,抑郁不开心。但是我只要稍微晚起一点,自然醒那种,就不会哦。
@阿绿皮:我觉得这是双向恶性循环,有心理问题了不容易入睡,熬夜又加剧心理问题。
@莲巴鲲藕:不用教育,手机电脑一没收,啥病都没了。
@薇丽芝:我上大学后,早睡经常被吵醒,然后就睡眠障碍了,我舍友还说我没有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希望大学毕业后我能恢复过来吧。
@走之井二:很多人白天关注养生新闻,了解人体极限,“贪生怕死”;一到夜晚,就在追剧中堕落,在游戏中沉沦,“视死如归”。熬最晚的夜,叫最好的救护车。
@嗯珑:有人说“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千万别这样,我熬夜真的差点猝死,在医院住了一个礼拜才出院。
@halo人生:感觉在高校里设置心理咨询处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阶段是人生一个过渡期,对将来的规划、思考、恐惧、困惑,可能需要一些指导和宽慰。
仅5.6%哮喘患者规范治疗
日前,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明确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4.2%,患病人数达到4570万。在接受调查的哮喘患者中,高达71.2%的哮喘患者此前未得到过明确诊断,26.2%患者存在肺功能气流受限,而只有5.6%的患者接受了规范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揭示我国哮喘规范化诊疗与管理不足的严峻现状。在中国,哮喘已成为主要的、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问题之一。
综合自柳叶刀、呼吸界、微信公众平台
网友“知足常乐”:很多基层病人,因为药太贵,所以不能坚持用药。
网友“等待花开”:呼吁药品降价,推进规范化治疗。
网友“黄剑伟桂林医疗服务”:希望国内能研发出适合基层的百姓使用的吸入制剂,这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网友“程~哈喽”:留言说药太贵的朋友,不能一句话把责任都推给“药价贵”,患者和基层医务人员对慢阻肺和哮喘的疾病认知因素远比药价贵更严重吧。其次,舒利迭50/250规格,进口药一个月200元,医保、慢病也可报销,这到底有多贵?用对了药,就不会贵了!
网友“FEIJIEBA”:空气污染是主要诱因吧!
网友“Zong”:我因为有肺病来到开普敦,快一年了,身体恢复得很好。面对大西洋,这里气候宜人,空气质量、湿度让人感觉特别舒服,类似这样的环境对于肺病患者来说适合疗养。
网友“阿七”:关键是看国家有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禁烟”运动,不过估计很难,毕竟每年一万亿的税收。从长远来看,国家为此承担的社会负担远不止一万亿,很多的社会资源、医疗资源浪费在吸烟上。期待尽快出台“禁止公共场合吸烟”的相关法律,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