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糖尿病患者有了新选择

2019-06-25 08:05:44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同济大学东方医院营养代餐棒干预2型糖尿病临床实验显示:
 
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  孙宝光  孔天骄/文  Vphoto/
活动背景:6月20日,新时代中国营养与健康创新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举行。
 
    最新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显示,科学节食加以营养代餐棒的补充,对糖尿病干预效果要好于普通的节食效果。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个实验结果意味着“管住嘴”将会有一个新的方式选择。
    完成这一实验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雁表示,现代慢性疾病的根源其实是全新生活方式与人类进化的不适应,原始人大部分时间处于半饥饿状态,以进食浆果、根茎等植物性食物为主,狩猎后的小部分时间出现蛋白和脂肪为主的暴饮暴食,这种进食方式暗合了间歇式的营养原则。
    陈雁课题组利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析间歇性热量限制对糖尿病的干预功效,小鼠按照模拟禁食方式进食一周,进食热量为对照组的30%,然后恢复一周自由进食。连续八周后,实验组的小鼠空腹血糖得到显著降低,糖耐量改善,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敏感性得以提高,胰岛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数量增加。
    2017年南加州大学老年医学院长寿研究所Longo博士实验室引入Fasting-mimicking diet概念以取代简单节食,研究显示,间歇性饮食能够促进β细胞再生,从而逆转糖尿病。这和陈雁团队通过间歇式营养干预食模式对1型和2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在这些成果基础上, 北京万莱康营养与健康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减控体脂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珍百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并提供干预实验的营养棒,陈雁团队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合作,启动营养代餐棒干预2型糖尿病临床实验,让糖耐量受损志愿者进行间歇性营养代餐棒干预,医生进行干预效果监测。
    IDF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有4.25亿,因糖尿病导致的医疗支出已达1100亿美元。陈雁表示,作为糖尿病医疗负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越早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耐量受损者进行营养干预,收益越大。
 
五大饮食误区国人最易中招
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  孙宝光  孔天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在由健康时报主办,北京万莱康营养与健康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减控体脂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北京珍百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新时代中国营养与健康创新论坛上,提醒大众要注意五大饮食误区
误区:蛋黄高胆固醇,老年人不能吃
真相:鸡蛋营养多数都在蛋黄里,而且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会增加冠心病、卒中的风险。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推荐鸡蛋每天吃一个或每周六个。不吃鸡蛋或不吃蛋黄,可能失去很多必需营养素。
 
误区: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
真相:常吃水果能降低中风、冠心病发病风险。美国癌症协会分析,经常吃水果的人肺癌死亡明显降低。应该把水果作为必备饮食,不能当做可有可无的零食。
 
误区:植物油不加重动脉硬化,多吃无妨
真相:植物油虽是素油,但其能量与动物油一样,每1克植物油产生9千卡能量,不控制植物油同样可导致能量超标,引起超重、增高血脂,甚至是动脉硬化。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油脂的摄入量是人均一天半两左右(约25克)。
 
误区:豆浆补钙能代替牛奶
真相:一杯奶钙含量等于10杯豆浆,豆浆不能代替牛奶。我国成人钙摄入量严重不足,平均每日仅400mg左右,正常人每日需摄入800mg。如果一天喝400~500ml牛奶,补钙就没问题。
误区:软饮料可以当水喝
真相:软饮料基本都含糖,易导致肥胖,更易诱发Ⅱ型糖尿病。欧盟法律已经规定学校及其周围不得设立软饮料售货机,就是鼓励孩子要多喝水,即便是成人,经常喝软饮料也会增加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相关阅读
两个数字
控制饮食量
    王陇德院士推荐了一套比较简单的饮食定量控制原则:"十个网球"和"四个一"。
"十个网球"原则
适用于40岁以上中年人
网球的大小和中等身材的女同志的拳头差不多。十个网球分一天四大类食物:每天不超过一个网球的肉;两个网球的主食,即一天五两主食;三个网球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的蔬菜。
"四个一"原则
"四个一"即每天1个鸡蛋、1斤牛奶、1小把坚果、1副扑克牌大小的豆腐。保证食物的多样化,什么都吃一点,但什么都不要多。
 
活动背景:近日,由健康时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爱尔康中国协办的2019年全国爱眼日专家研讨会暨“守护眼健康”倡议活动在北京举行。
 
 
防控近视:
 
第一道关卡
就被卡死了健康时报记者 
 
    “矫正和控制近视发展最普遍的手段就是配眼镜,包括一些具有控制作用的离焦眼镜,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社会上的验光配镜准入门槛过低,眼科医生只有给患者开具眼镜处方的权利,患者不能像拿药那样直接从医院的相应机构配镜取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明威表示,医院不能像药品管理那样经营和管理眼镜的销售,造成近视防控的第一关就被卡死了。
“配眼镜是近视的第一个矫正手段,眼镜配得准就是一个防治过程,如果配不好反而是一个加速过程。”赵明威表示,有些不正规的眼镜店,店内验光师可能3个月就速成了,有些验光师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满意度,100度的眼镜配成了150度,看得更清楚,但过矫的眼镜会加速眼睛度数加深。眼镜度数配得不准,眼睛就会出问题。
与中国不同,在美国,眼镜不仅被认定为医疗耗材,而且被列入了医保。《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中谈及,美国配镜需要有眼科医生开具的处方,美国的验光师须是有专业执照的眼视光师,验光同时还提供基础眼保健检查。在美国,患者拿到眼镜的处方后,可以直接在医疗机构配镜和取镜。
赵明威认为,眼科医生开验光处方、配眼镜,是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其地位等同于药物处方,而不是简单的商品。希望医院验光和配镜打通,让眼镜成为医生手中治病的工具,眼镜的技术把关,应该由医院来主导。第一次配镜的人,建议配镜前先到医院进行医学验光,在准确验光基础上进行器质性眼病等综合检查。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