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忙!忙到没时间吃饭、没时间上厕所;忙到没时间陪老婆孩子、没时间回家看看爸妈;忙成陀螺,忙到崩溃——“忙”成了男人最好的借口。无论是真忙,还是假忙,如果你的“忙”扰乱了正常生活的节奏,你该好好想想:你的忙,是否真的有质量?
越忙越穷?别被“被动劳作”绑架
“像一个陀螺,永不停歇,记不清多长时间没逛过街、旅过游,
甚至连给家里打电话都很少打,脑子里有一根弦始终绷得很紧。”
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这种工作状态,越来越忙,但日子却越过越穷。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主任杨智辉:很多人其实是“穷忙”,他们的忙其实是“茫”——茫然的茫,不知道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更多人选择了有什么做什么,是一种被动式的劳作,没有具体计划和执行方案。一个没有目标的车,开得再快,哪儿也去不了,因为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去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只能是事倍功半,徒忙。现在提倡的一个做法,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减掉生活当中、工作中不必要的东西,做些真正有必要的、需要的事。很多人不敢走出改变的那步,不愿意去打破、跳出习惯舒适区。内心抵触某事物时,其实不是因为有多糟糕,而是习惯性打破,对未知充满恐惧,其实遇到新挑战后最好的办法是参与,而不是抵触。
多些规划、适应变化。变化总会带来一定困扰,我们对变化有天然的害怕,怕未知的东西。要去适应,自我调节,改变自己,快速适应环境。
越忙越忘?认知力下降得不偿失
拖延成瘾,直到逼近截止期限,加班加点熬夜奋战,除了加深的黑眼圈,
忆力、思维能力也出了问题:经常突然不知道要干嘛?大脑陷入一片空白。
难道是老年痴呆提前了?
2018年10月2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睡眠医学顶级期刊《SLEEP》杂志上,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失眠障碍患者在工作记忆、视觉学习、信息处理速度、情绪管理、注意/警觉五个认知领域存在功能受损,其中客观睡眠时长<6小时的失眠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研究者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诊患者中纳入57名汉族失眠患者,基于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将其分为短睡眠时长(客观睡眠时长<6h,SSD)及正常睡眠时长(客观睡眠时长≥6h,NSD)。同时纳入了29名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对照(HC)。研究者对上述三组受试者的神经心理功能、主客观睡眠指标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显示,同样是失眠患者,客观睡眠时长更短者的认知表现显著劣于睡眠时长正常者。研究推测,作为一种慢性应激源,失眠可导致BDNF水平下降,进而造成认知功能受损。 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范滕滕博士
越忙越远?亲密关系靠陪伴孵化
很多夫妻感情破裂并非外因,而是内在出了问题。
当忙成为拒绝沟通和亲密的挡箭牌,
忙,就将成为双方关系难以消弭的鸿沟。
心乐土心理工作室张冬晓:我有一个来访者,结婚五年多,感情一直平平,最近老婆经常用《会做这五件事的男人才是真的爱你》这类文章,来指责他不够爱,常把离婚挂嘴上。而他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老婆感受,只能求助心理咨询。这里锁定一个词:忙。工作太忙,无暇顾及老婆感受,或者说,工作太忙给了他“无暇顾及”的借口。内在隐含的话语是——你看,我是因为工作忙才顾及不了你,我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才这么忙,是你不懂事,是你在苛求我,是你不对,我没有做错。
这是一个死循环,如果夫妻双方都看不清真相,没人踏出成长的第一步,婚姻持续走低导致离婚。 无论男女,对婚姻越是不满,便越是不擅长寻找相处之道,且乐于甩锅。再忙也别把妻子的诉求当做耳旁风,见缝插针的关注与关心,只要用心,谁都能做到。别再问什么秘诀和技巧,再多的秘诀和技巧也不过一个心字而已。
越忙越虚?再忙别拿健康做置换
忙到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先憋一会吧。别!当心把身体憋坏。
憋尿的危害比你想象得要大得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林焕懿:膀胱是很有弹性的,在允许范围,膀胱可以憋得尿量很多,只要不是长时间极度憋尿,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假如经常过度憋尿,则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尿憋得太过,膀胱逼尿肌极度扩张,可能会引发膀胱感觉过敏、逼尿肌不稳定,从而导致尿频尿急尿无力等类似前列腺炎的症状;膀胱储尿时间过久,细菌更易繁殖,可能会诱发膀胱炎;膀胱有病变,如挛缩、纤维化、结核等病理状态,膀胱已经僵硬、没有弹性,憋尿太厉害可直接把膀胱憋爆。这不是危言耸听。
憋尿时间太久,逼尿肌被拉伤,导致膀胱收缩无力,从而出现无法排尿、尿潴留,这时需插尿管解决。憋太过,还可引起肾积水,如一些去做B超的人,排队太多人,憋尿太久,B超就会报双肾轻度积水。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基础。精力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达到“全情投入”的状态。“全情投入”状态来源四种精力:
体能精力:训练间歇复原力 体能精力是其他一切层面精力的基础。有研究者发现,世界级网球选手最终获胜的决定性作用,并非完全是技术能力,反而是其比赛间隙的休息恢复能力。虽然普遍共识是人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但保持小憩习惯,尊重身体自然周期,才是保持精力根源。短时间、高强度(维持60秒)的有氧练习及力量训练,被证明能有效地提升健康和情绪。
情感精力:留住“情感时段” 许多高管,因忙碌而忽视家庭关系。当他们留出专门“亲子时间”、“夫妻约会时间”后,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随心情一起得到了提升。通过工作场合或者共同爱好结识新朋友,也会增添生活的愉悦感。
思维精力:锻炼思维“肌肉” 思维能力的衰退恰恰是由于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导致了思维“肌肉”因缺乏锻炼而萎缩。训练思维精力,要保持学习新事物,学习过程也可建立大脑细胞的新联结;设立“免打扰”时间段,远离手机、零食、喜欢闲聊的同事、及零碎任务,让自己集中精力专注思考重要的事。
内省意志:拥有毕生信念 提高意志精力的再生能力,需要在超越自己(为他人奉献)与考虑自己之间找到平衡,保持自己对他人的热情、正直与信守承诺,就会获得因提高意志精力而产生的由心而发的动力。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
摘自《精力管理》,美国心理学家Jim·Loehr、媒体专栏作家Tony·Schwartz/著
越忙越穷?别被“被动劳作”绑架
“像一个陀螺,永不停歇,记不清多长时间没逛过街、旅过游,
甚至连给家里打电话都很少打,脑子里有一根弦始终绷得很紧。”
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这种工作状态,越来越忙,但日子却越过越穷。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主任杨智辉:很多人其实是“穷忙”,他们的忙其实是“茫”——茫然的茫,不知道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更多人选择了有什么做什么,是一种被动式的劳作,没有具体计划和执行方案。一个没有目标的车,开得再快,哪儿也去不了,因为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去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只能是事倍功半,徒忙。现在提倡的一个做法,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减掉生活当中、工作中不必要的东西,做些真正有必要的、需要的事。很多人不敢走出改变的那步,不愿意去打破、跳出习惯舒适区。内心抵触某事物时,其实不是因为有多糟糕,而是习惯性打破,对未知充满恐惧,其实遇到新挑战后最好的办法是参与,而不是抵触。
多些规划、适应变化。变化总会带来一定困扰,我们对变化有天然的害怕,怕未知的东西。要去适应,自我调节,改变自己,快速适应环境。
越忙越忘?认知力下降得不偿失
拖延成瘾,直到逼近截止期限,加班加点熬夜奋战,除了加深的黑眼圈,
忆力、思维能力也出了问题:经常突然不知道要干嘛?大脑陷入一片空白。
难道是老年痴呆提前了?
2018年10月2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睡眠医学顶级期刊《SLEEP》杂志上,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失眠障碍患者在工作记忆、视觉学习、信息处理速度、情绪管理、注意/警觉五个认知领域存在功能受损,其中客观睡眠时长<6小时的失眠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研究者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诊患者中纳入57名汉族失眠患者,基于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将其分为短睡眠时长(客观睡眠时长<6h,SSD)及正常睡眠时长(客观睡眠时长≥6h,NSD)。同时纳入了29名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对照(HC)。研究者对上述三组受试者的神经心理功能、主客观睡眠指标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显示,同样是失眠患者,客观睡眠时长更短者的认知表现显著劣于睡眠时长正常者。研究推测,作为一种慢性应激源,失眠可导致BDNF水平下降,进而造成认知功能受损。 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范滕滕博士
越忙越远?亲密关系靠陪伴孵化
很多夫妻感情破裂并非外因,而是内在出了问题。
当忙成为拒绝沟通和亲密的挡箭牌,
忙,就将成为双方关系难以消弭的鸿沟。
心乐土心理工作室张冬晓:我有一个来访者,结婚五年多,感情一直平平,最近老婆经常用《会做这五件事的男人才是真的爱你》这类文章,来指责他不够爱,常把离婚挂嘴上。而他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老婆感受,只能求助心理咨询。这里锁定一个词:忙。工作太忙,无暇顾及老婆感受,或者说,工作太忙给了他“无暇顾及”的借口。内在隐含的话语是——你看,我是因为工作忙才顾及不了你,我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才这么忙,是你不懂事,是你在苛求我,是你不对,我没有做错。
这是一个死循环,如果夫妻双方都看不清真相,没人踏出成长的第一步,婚姻持续走低导致离婚。 无论男女,对婚姻越是不满,便越是不擅长寻找相处之道,且乐于甩锅。再忙也别把妻子的诉求当做耳旁风,见缝插针的关注与关心,只要用心,谁都能做到。别再问什么秘诀和技巧,再多的秘诀和技巧也不过一个心字而已。
越忙越虚?再忙别拿健康做置换
忙到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先憋一会吧。别!当心把身体憋坏。
憋尿的危害比你想象得要大得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林焕懿:膀胱是很有弹性的,在允许范围,膀胱可以憋得尿量很多,只要不是长时间极度憋尿,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假如经常过度憋尿,则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尿憋得太过,膀胱逼尿肌极度扩张,可能会引发膀胱感觉过敏、逼尿肌不稳定,从而导致尿频尿急尿无力等类似前列腺炎的症状;膀胱储尿时间过久,细菌更易繁殖,可能会诱发膀胱炎;膀胱有病变,如挛缩、纤维化、结核等病理状态,膀胱已经僵硬、没有弹性,憋尿太厉害可直接把膀胱憋爆。这不是危言耸听。
憋尿时间太久,逼尿肌被拉伤,导致膀胱收缩无力,从而出现无法排尿、尿潴留,这时需插尿管解决。憋太过,还可引起肾积水,如一些去做B超的人,排队太多人,憋尿太久,B超就会报双肾轻度积水。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基础。精力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达到“全情投入”的状态。“全情投入”状态来源四种精力:
体能精力:训练间歇复原力 体能精力是其他一切层面精力的基础。有研究者发现,世界级网球选手最终获胜的决定性作用,并非完全是技术能力,反而是其比赛间隙的休息恢复能力。虽然普遍共识是人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但保持小憩习惯,尊重身体自然周期,才是保持精力根源。短时间、高强度(维持60秒)的有氧练习及力量训练,被证明能有效地提升健康和情绪。
情感精力:留住“情感时段” 许多高管,因忙碌而忽视家庭关系。当他们留出专门“亲子时间”、“夫妻约会时间”后,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随心情一起得到了提升。通过工作场合或者共同爱好结识新朋友,也会增添生活的愉悦感。
思维精力:锻炼思维“肌肉” 思维能力的衰退恰恰是由于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导致了思维“肌肉”因缺乏锻炼而萎缩。训练思维精力,要保持学习新事物,学习过程也可建立大脑细胞的新联结;设立“免打扰”时间段,远离手机、零食、喜欢闲聊的同事、及零碎任务,让自己集中精力专注思考重要的事。
内省意志:拥有毕生信念 提高意志精力的再生能力,需要在超越自己(为他人奉献)与考虑自己之间找到平衡,保持自己对他人的热情、正直与信守承诺,就会获得因提高意志精力而产生的由心而发的动力。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
摘自《精力管理》,美国心理学家Jim·Loehr、媒体专栏作家Tony·Schwartz/著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