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越努力,越焦虑?

2019-05-31 19:58:21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最近网络流行一句话:何以解忧?唯有拆迁。

  北京盛产拆迁户,我以前的房东就是其中一个。通过拆迁,她分了四五套房子,加上自己原有的房子,总共有八九套了,有几套还在三环内。

  我累死累活地工作,经常通宵加班,交完房租之后,往往就没剩多少钱了。我无比羡慕房东。多少北漂累死累活一辈子,也未必能达到她那样的高度。我想,若是自己有这么多房子,就可以天天睡到自然醒,全世界到处旅游。

  但是,拥有很多钱的房东也焦虑。儿子念书不行,高中毕业后,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鬼混,她担心他不学好;她也担心老公有钱了,会不会变坏,她有她的苦恼。在拆迁户的阶层里,她最多只能算个普通人。她的哥哥,因为院子比她的大,多分了好几套房。

  她心里一直愤愤不平,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多盖,这样还能再多分几套房。所以,人比人,气死人。似乎没有一种人生是完美的,总会有缺憾。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焦虑。

  一说到焦虑,有人就会劝你,人生其实只有两件事称得上大事,一是生,二是死,生死之外的事,都是小事,大可以看淡一些。人生,最重要的是简单;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这样一想,你还焦虑什么呢?

  然而,我们正值壮年,正是积极进取,为自己闯出一片天的时候,不能在应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也不要用碌碌无为来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

  其实,焦虑代表着一个人不安于现状,想做得更好。我们正值壮年,正是积极进取,为自己闯出一片天的时候,不能在应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也不要用碌碌无为来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

  焦虑刻在我们的基因里

  几百万年前,当人类的祖先还是猿猴的时候,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天灾、疾病、毒蛇猛兽甚至一些植物,随随便便就能取人性命。

  这时候,人类的大脑开始发挥作用了。它开始评估威胁,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唤醒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节省精力。

  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大脑的唤醒水平最低,处于放松状态;如果在野外遇见一头狮子,大脑就会处于最高的唤醒水平,精神也处于最紧张的状态,随时要做出反应。此时,一个走神就很可能丧命。

  在这种环境下,只有保持高度紧张、时刻警惕周围一草一木的猿猴,才能生存下来。那些大大咧咧、认为开心最重要的猿猴早就死了,他们的基因也无法继续流传。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能够活下来并繁衍后代的,都是一些机敏、有危机意识、能够应对各种变化的“杞人忧天”者。焦虑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了人类的基因,并一代代流传下来。在古代,“居安思危”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人生宗旨。

  当我们长期生活在高度戒备之中,大脑就会持续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处于高唤醒水平中。在面对各种状况的时候,大脑的运转机制就是先焦虑,然后再思考。

  当你在并不是很危险的状况里过度“唤醒”神经,将你困在担忧和不确定里,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你的神经系统就会紊乱和失常,你的反应会变得缓慢。最终,你可能心力交瘁,信心丧失,情感麻木,健康受损,众多努力毁于一旦。

  这个发现,告诉了我们两件事情:第一,焦虑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之中,无法避免;第二,焦虑是正常现象,不必特意克服,这是天性。毕竟,不焦虑的生物都已经退出基因库了。

  越是担心生活的冲击,就越会感到恐惧和焦虑。为了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你必须要做出改变。

  把焦虑安置在可控区间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举过一个例子。

  被闪电击中与食物中毒,哪一个意外致死率高?

  很多人觉得,闪电只会偶尔发生在春天和夏天,被雷电击中的概率和中彩票差不多。而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食物中毒的新闻也经常看到。所以,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食物中毒的致死率高。

  然而,真实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被闪电击中致死的概率是食物中毒的52倍。

  这个例子说明,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算,也会受到直觉、喜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关注努力,就只能看到与努力有关的事情;我们关注成功,就只能看到与成功有关的事情。当我们的眼里只有努力和成功的时候,自然会焦虑。焦虑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经历。我们无法摆脱焦虑,但我们可以学会与自己的焦虑共存,将它们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管理好自己的预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焦虑往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期望,我们渴望财富,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渴望拥有美貌,渴望出人头地;同时,我们又很害怕失去,我们担心失去健康,担心失去亲人朋友,害怕衰老,害怕失败,也害怕孤独。

  生活中的痛苦和焦虑,大多数来自于过高的期望值。你应该学着管理自己的预期,试着降低期待,设定两个目标期望值:一个高目标,一个低目标。你会发现,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比如看书,如果你非要计划一天看完,那么就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如果你给自己设置一个低目标——看完一半,那么肯定是可以完成的。如果真的能看完整本书,那就算是意外惊喜了。

  如果你总是担心失去,就会活得惶恐不安。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老病死爱别离等等,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失败、衰老、孤独、亲朋去世、失业、背叛,这些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课,坦然面对和接受它们,我们才能获得成长。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两档甚至多档目标的方法,来合理管理期望值。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持平和的心态,改变能改变的,接受已成事实的。

  不可或缺的“深度放松”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漂浮在隔音的、水温为皮肤温度的盐水池子里,听着冥想音乐的时候,人的体重就会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可以得到缓解,同时焦虑感也会消失,幸福感会增强。最重要的是,这些令人震惊的变化在漂浮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还能持续。

  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

  当人漂浮在浮力池里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时,可以修复我们的大脑、思维和身体。大脑会释放出一种叫内源性大麻素的化学物质,让你自动放下焦虑,卸下精神包袱,忘却那些一直困扰你的思想和记忆。

  发明家爱迪生就经常坐在椅子上,手握钢球,进行深度放松。当钢球从手里面坠落的时候,他就会起身,将他的想法记下来。他的一千多个发明,有很多就是来自于这样的深度放松时刻。

  所以,要缓解焦虑,就要深度放松自己,而进入这种状态的最佳方式,无疑就是冥想了。在生活的间隙,我们可以试着少玩手机,找一个舒适而安静的地方,笔直地坐着,什么也不想,闭上眼睛,放空大脑,安静、缓慢地呼吸,开始冥想。

  在5~10周的时间里,如果你能每周四天,每天花上20分钟的时间进行深度放松练习,这种效果是递增的,慢慢地,你的焦虑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另外,在冥想之外,如果每周能运动两三次,也能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运动可以稳定情绪,使你的身心都感觉愉悦。在心态平静和消除焦虑的功能上,运动也比抗抑郁药更有效。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