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热门话题大家谈

2019-05-31 22:19:03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院士谈防癌健康时报微信公公众号文章《人生而带癌,听院士的肺腑之言,防治癌症其实也简单!》,阅读量190.7万,评论数1255。

  网友“山河壮丽abc”:中国经这么多年的冶癌历史,观察大量癌症患者,思考结果,凡适度治疗,个性化治疗,人性化冶者,比过度冶疗者活得时间长,受罪少,花费少。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网友“老骥伏枥868”:中国人的心理素质太差了,谈癌色变,尤其是老年人,听说自己得了癌症,本来从外观上看还挺健康的,一听患癌,犹如晴天劈雳,一下击垮了,几天时间判若两人,不思饮食面无人色,这就是心理的作用。

  心理素质好的人则不然,我有个同事70多岁了查出得了肠癌后,就和家人知会了一下出去旅游去了。一去三年,该吃吃该喝喝游遍中国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没花一分医疗费,结果红光满面健健康康的回来了。可见癌症并不可怕,看你怎么面对,你若精神上被癌症击败了,那么你的死期就到了,这与敌人打仗一样,首先是不怕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网友“夕羊羊329”:樊代明教授讲解得很有科学大道理,我从2016年患癌后就看到了他的医学论坛演讲,深受感动和教导,希望国内的医学专家、教授顶尖的精英们多向樊代明院士学习,宣传癌症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懂得怎样抵抗癌症的复发,维护生命的延续!

  医患谈麻醉健康时报文章《麻醉医生有时很全能》网络阅读量24.7万,评论数159。

  匿名用户:麻醉医生是保命,手术医生是治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网友“手机用户九吾”:对“分寸感”和“度”的精准把控,是说明和展现一个麻醉医师的专业性/技术精湛水平/丰富经验的完美融合。我因二次全麻肠镜,先后经历了二位麻醉医师的能力,前者手法一气呵成、干脆利落,麻醉失效时间把握极好到位,而后者麻醉药先是推不进去,推进去因出血又取出,后换另一位医师药倒是推进去了,但或许是药量问题,清醒时间则提高了好几倍,虽说这对外行对患者来说不是事(应该说是不了解),但这确实就是水平的差距。

  网友“秋天的云彩65”:麻醉师是医院中最有技术含量的医生,生命救护神,责任和作用比主刀医生更大,因为岗位在幕后,在手术室,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并不知晓。

  网友“朋友你好啊!”:麻醉医生确实太少,我们医院都是麻醉医生在手术室,人流室,无痛胃肠镜室来回跑,病人有意见,也没办法,无痛分娩因缺人也不能开展,严重影响业务开展。

  网友“麻针封喉”:1、儿科、麻醉科、病理科、影像科是全国医生缺口较大的四个专业。

  2、好的医院对各专业的医生要求都高,大型三甲教学医院博士都未必留得下来,普通三甲医院研究生起步价,一个专业本身就缺人,再要求高学历,自然人手紧缺。

  3、现在国家全面推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毕业后还需要3年的各科室的轮转学习考核以获得规培证书。

  4、麻醉学科籍籍无名,默默奉献,一般医学生也不愿从事麻醉专业。

  大众谈就医健康时报评论文章《医院人太多不是好事》,网络阅读量5.9万,评论数1547。

  手机用户:现在的病人也真是太多了,我听一个朋友说他老家泌阳县医院脑梗的病人医院都住满了,连过道都住满了。

  匿名网友:因我有两个家人在做医生所以了解一些情况。为什么病人如此之多呢?把医生忙得不亦乐乎。我认为除有些政策不当外,现在病人多有社保,小病大病都往最好的医院跑,乡镇卫生院几乎没人去了,还有空气、水污染严重,蔬菜水果等食品安全问题也很严重,比如农药残留和不法商业人员的操作、都造成国民身体素质不好的问题。

  网友“帝国之鹰2017”:医院里病人越来越多怎么不是好事?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了,难道有病死扛着不去看就是好事?每个人无论有钱还是没钱都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人没了健康的身体,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

  匿名用户:中国的医疗是个大问题。目前患病率最高的应是低收入人群,小病不敢去医院,大病会倾家荡产。而医院为了自身开支肯定会提升收费,这样形成中国一大难题,有待解诀。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