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大脑也爱 “开玩笑”

2019-05-10 12:09:54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为什么
记忆常常不靠谱?
 
大脑和身体在一生里改变了这么多,但就像时钟时针的变化一样,要察觉这些变化很困难。例如,每4个月红细胞就彻底更替。从物理层面来说,你在不停地翻新,变成一个全新的你。
幸运的是,有一个恒定的元素连接着这些不同版本的你:记忆。记忆成为编织起你身份形象的线索,它提供了连续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
然而这其中或许存在一个问题:连续性会不会只是幻觉?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公园,与不同年龄的自己相会。你们坐在一起,分享相同的人生故事,梳理出你唯一的那一条身份线索。
但真的能做到吗?你们的确有着相同的名字和历史,但其实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你记忆中15岁的自己,跟你真正15岁时不同,而且对同一件事,你有着不同的回忆。
举个例子:你为朋友过生日,生日聚会之后的某一年,你的两位朋友分手了。回想起那次聚会,你现在或许会错误地记起两人的关系当时就亮了红灯。那天晚上,两人之间好像有些尴尬的沉默?这些细节很难说得准,因为你神经网络里的相应知识改变了相关的记忆。因此,对同一件事的感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很可能有很大差异。
你对生日聚会的记忆已经开始褪色。因为神经元数量有限,而且它们都需要从事多重任务。随着这些“生日”神经元协同参与到其他记忆神经网络里,你的生日聚会的记忆变得模糊起来。
    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我们的过去并非一段忠实的记录。相反,它是一场重构,有时几乎是编故事。我们回顾自己的人生记忆时,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准确无误。
 
不爱动脑的人老得快吗?
如今,人类的寿命比以往历史上的都要长,这对保持大脑健康带来了挑战。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会攻击我们的脑组织,从而损害我们的本质。
芝加哥拉什大学的本内特博士和团队的一个研究发现,心理和经验决定了是否出现认知损伤。认知锻炼,即保持大脑活跃的活动,如填字游戏、阅读、学习新技能、承担责任等,具有保护作用。社交活动、社交网络以及体力活动也都有着同样的效果。反过来,孤独、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因素则跟认知快速衰退相关。积极的特质,如责任心、生活有目标、保持忙碌,则有保护作用。
大脑存在病变神经组织但并未表现出认知症状的参与者,建立起了所谓的“认知储备”。大脑组织部分区域退化,其他区域则得到了充分锻炼,补偿或接管了退化的区域负责的功能。我们越是保持自己的大脑认知健康度,大脑建立起的新神经网络通路就越多,最典型的方式就是用包括社交互动在内的有难度的新任务挑战大脑。
把大脑想成一个工具箱。如果这是个好用的工具箱,它里面会有你完成任务需要的所有工具。需要拧开螺栓,就会找出套筒;没有套筒,会有扳手,扳手也没有,一把钳子也能行。健康的大脑,在概念上与此相同:哪怕一些通路因为疾病退化了,大脑也可以翻检出其他解决方案。
保护大脑并帮助它尽量长久地保持我们的内在本质是可行的。我们无法阻止衰老的过程,但通过练习认知工具箱里的所有技能,我们或许能够延缓这个过程。
 
为什么有时会感到时间变慢?
我8岁的时候,从房顶掉了下来,掉的过程似乎花了很长时间。等我学了物理,我算了算到底掉了多久,只不过是0.8秒。为什么它感觉起来是那么久?
在许多性命攸关的经历中,如车祸或抢劫,还有看到心爱之人处于危险境地的事件,如孩子掉进湖里,都有人说曾产生过时间变慢的主观感受。所有这些报告中的主观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报告者们都感觉事件的展开比正常情况更慢,并伴有丰富的细节。我从屋顶跌落的时候,大脑里面发生了些什么呢?在可怕情况下,时间真的会放慢?
答案似乎在于记忆的存储方式。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大脑里一个名叫“杏仁核”的区域的运转切入了高速档,征调了大脑其余部位的资源,全部用于应对眼前的局面。杏仁核发挥作用时,保留下来的记忆远比正常情况下更详细丰富,它激活了一套次级记忆系统。
毕竟,这就是记忆的目的:追踪重要事件,如果再碰到类似情况,大脑会有更多信息可用来求生。换句话说,如果事情可怕得威胁到了性命,那就该好好地做笔记。由此造成一个有趣的副作用:大脑不习惯那种记忆密度,所以,当事件在记忆里回放时,得出的解释是这件事肯定持续了更长的时间。
我们并不是真正以慢动作模式体验可怕的事故,这是读取记忆时的一个把戏。当我们问刚才发生了什么,记忆的细节告诉我们进入了慢动作状态,其实并没有。时间扭曲是回想时出现的现象,是记忆搞的鬼。
 
 
为什么
会出现选择障碍?
 
人很容易认为大脑是自上而下地指挥身体,但实际上,大脑在不断收到来自身体的反馈。来自身体的生理信号快速地总结了正在发生着些什么、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要做出一个选择,身体和大脑必须密切沟通。
想想这样的情况:你想把送错了的包裹还到隔壁邻居家。可你一走近他们的院门,他家的狗就汪汪大叫,朝你呲牙。你会打开门,继续朝前门走吗?狗咬人的统计数据并不是你做决定的关键因素,相反,狗的威胁姿态触发了你身体的生理反应。你心跳加快,肠胃收紧,肌肉紧绷,瞳孔张开,血液里激素发生变化,汗腺张开等等。这些反应是自动的,无意识的。
此刻,你站在邻居的大门外,手按着大门的门闩,有许多外部细节可供评估,但你的大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你到底是想去对付那只狗,还是另想办法还包裹。你的身体状态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一任务,它可以对局面进行概述,由此帮助你的大脑决定接下来该干什么。
我们每天都在像这样解读自己的身体状态。大多数情况下,生理信号更为细微,所以我们经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然而,这些信号是指引我们做出决策的关键。
举个例子,当你去超市购买汤料时,你需要去思考和应对的数据太多了:卡路里、价格、盐含量、口感和包装等。如果你是个机器人,又没有明显的方式权衡哪些细节更为重要,你会在这里卡上一整天来做决定。因为要选定一个选项,你需要某种形式的概要信息,而身体反馈恰好能给到你。
想一想兜里的钱,你或许会手心冒汗;或者,想起上一回吃的鸡汤面,你或许流出了口水;再或者,注意到另一种汤里有太多奶油,你的肠子会绞痛。你模拟了喝一种汤的体验,接着再模拟另一种。你的身体体验帮助大脑迅速对汤料A评估好了价值,对汤料B评估出了另一种价值,接着你可以看看权衡两者的天平朝着哪个方向偏。你不光提取了汤罐头上的数据,你还亲身感受到了数据。这些情绪信号比面对一只狂吠的狗时更为微妙,但道理是一样的: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的身体反应作为记号。这可以帮助你做出决定。
摘自《大脑的故事》,[美]大卫·伊格曼著,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