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治疗心脏梗阻有新招

2019-05-03 03:24:38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王景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疑难危重症心血管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是在心脏器械置入(心脏起搏器、ICD和CRT/CRTD)方面有很深造诣;出诊时间:周二上午(本部)、周三上午(本部博济门诊)、周四上午(南院)

  谢双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心律失常专科主任,中山大学逸仙优秀医学人才;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尤其是各种心律失常诊断和射频消融治疗;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南院)、周三下午(本院)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类致残、致死率高的遗传性心肌病,也是青少年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往针对其治疗主要是药物、外科室间隔减容手术以及室间隔酒精化学消融手术,现在治疗这类疾病有了新招——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应用于心律失常已有20余年,通过将射频能量导入心肌,造成局部心肌的凝固性坏死,而这一原理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介绍,近年来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治疗可明显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缓解梗阻症状。

  “心脏内超声引导的射频消融术是在超声指导下的治疗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势,且可减少辐射。结合心脏内超声和导管射频消融术引入至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微创治疗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术后效果可观,患者反响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律失常亚专科主任谢双伦指出。

  同时,由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遗传性心肌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且进行家族基因筛查。

  “如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确定有致病基因,其直系亲属不管是否有临床症状,均推荐进行基因测序检查致病基因,同时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后期定期随访。”王景峰教授表示,若患者基因检查为阴性,或检查结果为临床意义不确定的基因突变,其直系亲属也应该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查并定期随访。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