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肾病为什么是沉默的杀手?

2019-04-02 15:27:13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活动背景:今年3月14日为第14个肾脏病日,主题为“肾脏健康,人人可及,处处可享”,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和儿科联合举办肾脏日义诊活动。

  受访专家:

  秦岩,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

  擅长:诊治各种原发、继发肾小球疾病、急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魏珉,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小儿肾脏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和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特需门诊),周二下午、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慢性肾病起病隐匿

  “慢性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缺少特征性,即使已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时仍然可以无任何症状,甚至有的患者到了尿毒症阶段仍然没有感觉不舒服,因此肾病有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秦岩介绍,这和肾脏本身的结构及其强大的代偿功能有关。

  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一个肾脏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正常情况下,双肾“各出一半工”就能满足全身各脏器的代谢需求,而当遇到剧烈运动、妊娠、手术及疾病等状态时,肾脏就表现出更多的“担当”。因此,当肾功能下降初期,往往不会有明显的不适表现。

  定期体检有助早诊

  如何预防“沉默杀手”的突然袭击?

  秦岩强调,一方面要保持健康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减轻肾脏负担。第二则是规律健康体检,定期做尿检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肾脏疾病。

  “肾脏评估方法有很多,如测血压、查尿常规、查肾功能及肾脏B超等,其中筛查肾脏疾病最简单、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尿常规,如果发现尿潜血、尿蛋白等项目异常,需要到肾内科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秦岩提醒。

  秦岩强调,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和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以及患有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的人都是肾脏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应在治疗原发病时定期查肾脏功能。

  此外,一旦发现患上了肾脏病,就应选择优质蛋白低蛋白饮食。

  优质蛋白是指动物蛋白,包括肉、蛋、奶;低蛋白饮食指的是每日蛋白的摄入量,要低于每公斤体重0.8~1.0克,一般定义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6克。优质低蛋白饮食的目的是为了延缓肾病进展速度和减轻毒素潴留带来的临床症状。

  有些症状不是肾病

  很多人因腰疼、脚肿、尿频等症状来肾内科就诊。秦岩表示,很多症状看似和肾有关,其实不然。

  腰疼。肾脏的位置很深,引发肾脏疼痛的常见疾病有三种:一是肾结石。结石卡在输尿管狭窄部分,患者会感觉绞痛;二是肾积水。肾外面有一层包膜,包膜上覆有神经,积水使肾脏变大,患者感到撑胀似的疼痛。三是急性肾盂肾炎,也是肾包膜胀痛所致。其他导致肾脏疼痛的不常见病因有深静脉血栓等。大家所说的“腰疼”多是腰部肌肉劳损或脊柱脊椎问题。

  尿色发红。日常饮食如带有色素的食物或药物等也会造成尿色发红,抛去这些因素,尿色发红甚至出现肉眼血尿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脚肿。不是所有浮肿都是肾病,除了肾病,还有甲减、心衰、肝硬化、下肢静脉曲张等都会造成肿胀,晨重暮轻的浮肿很可能是肾病,而晨轻暮重很可能是由于静脉曲张造成的肿胀。

  秦岩建议,确诊肾脏病不能靠自我感觉,要从检查结果入手,定期量血压、测血糖、测尿常规,帮助早期发现肾脏问题。

  相关阅读:两类人群需要警惕

  孕妇儿童

  “有的孩子到了四岁还不长个儿,还有点儿贫血,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孩子是慢性肾衰竭!”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魏珉指出,肾脏病在幼儿群体也很常见。

  除先天性肾病,临床以急性肾炎较为常见,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扁桃体炎等是重要诱因。部分急性肾炎发作时,不疼不痒,症状不明显,患儿自己不知道,家长也很容易忽略。等到就诊时,往往已发展为慢性肾炎,甚至肾衰竭、尿毒症。

  “儿童肾脏病信号往往需要细致观察才能发现,慢性肾病发现越早,延缓甚至逆转的可能性越大”,魏珉建议,应在小学前对儿童肾脏病防治开展“双重筛查”模式,即学生尿液筛查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儿童如患有过敏性紫癜、猩红热、肥胖等疾病,家长要格外小心肾脏疾病并发症,必要时可做尿常规、肾活检等相关检查确诊。

  此外,孕期女性也是高风险人群,“怀孕时,肾脏的负担要比正常情况多50%以上,可能诱发肾脏疾病发生,或使原本轻微的肾脏疾病快速恶化,肾功能急剧下降,出现肾脏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秦岩建议,妇女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以及肾功能情况,可以先接受一次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如果蛋白含量增高,再进一步评估,对于已有肾脏病或高血压的患者,孕前需要评估。

  两种病与肾病

  结合危险更高高血压糖尿病

  慢性肾病的另一大特点是合并心血管病率极高。“心血管病与肾病就好像一根绳上的蚂蚱,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秦岩指出,一方面,高血压本身会潜移默化地损伤肾脏,血压长期升高甚至会引起肾功能衰竭。

  另一方面,肾脏疾病本身也会引起高血压,即继发性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较为敏感、客观的指标,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

  “某种程度上,先发现肾衰对有心血管病的患者来说是件好事”,秦岩介绍,如果病人因为慢性肾衰进入到透析阶段,心脑血管疾病会得到缓解。可惜一些患者没有进行透析之前,就已经死于心血管疾病。

  而糖尿病肾病则是糖尿病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比较隐匿,早期出现时可能并没有什么症状,而一旦出现病变症状时往往患病有一些时日了。因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为了适应机体排糖需要,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正常。而一旦体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时,糖友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将增高,从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此时不加以控制,糖肾患者多在数年之内发展为肾衰竭。因此,建议糖友应定期查尿常规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尤其是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检测两次或两次以上。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