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别被这些营养说法骗了

2019-03-12 14:21:04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无糖”“无添加蔗糖”“不含脂肪”“低脂”“非油炸”或者“少盐”,看到这些词,你就认为这些食物一定是健康的了?不一定,得抛开这些显眼的营养说法,理性地看食品的本质。

  2017年,美国营养学会杂志《JournaloftheAcademyofNutritionandDietetics》刊登的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篇研究发现:在他们收集检视过的8000万种包装食品和饮料中,有13%的食品以及35%的饮料在外包装上声明了“低含量”(包括无脂、脱脂、无糖等),同时他们还发现:包装上的低含量声明,容易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以巧克力夹心饼干为例,所有的这类食品都含有较高含量的糖、盐、脂肪,而所谓“低含量”基本都只限于其中一种营养素,很容易混淆了消费者的认知。比如,宣称“低脂”的3片装该品牌饼干(脂肪含量4.5g),与它的同品牌全脂饼干(脂肪含量7g)相比,脂肪含量虽然相对低了,但是二者的含糖量是一样的。而且,不论是不是低脂,这种食品都属于膳食指南里明确建议要尽量少吃的。

  总之,这些低含量标识,并不能真实反映食物的实际营养质量。更糟糕的是,有这些标识的产品,多半都是高热量、高糖、高脂或高盐的产品,其营养质量常常比没有此类标识的更低一些。比糟糕更糟糕的是:声称低脂的,为了让食品的口味更好,往往会额外添加更多的糖;声称低糖的,要么是脂肪含量高,要么选择其它替代品。

  更关键的是,如果消费者只看包装上的低含量声明,他们很容易因此认为这种产品是“更健康的”,结果,买回家吃进肚子里的,依然是营养价值低的“非健康”食物,依然对营养均衡和体重控制不利。这就类似于“无糖食品”宣称“无糖”,并非没有碳水化合物,能量并不低,多吃无益,可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却因为“无糖”两字而踩坑无数。

  当然,低含量一定比同品牌的高含量产品,对健康的不利影响要稍微小一点点(前提是摄入量也不是特别高),在看完营养声称后,还是需要用火眼金睛来仔细看清和认识营养标签。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