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别让你的面子遮住孩子心里的光

2019-03-08 06:48:51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每个孩子心里都需要独立之光

  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秋游,有一个环节是制作一个相框画。老师给了相框、胶棒和剪刀,让父母带着孩子去收集树叶或者花朵,特意叮嘱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去独立完成。

  得到任务后,我跟儿子赶紧去寻找素材,在这大自然的天地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对他来说一点也不费力,因为我常带他在野外的天地间玩耍。

  但是等我们制作的时候,状况频出。他拿着胶棒抹不匀,拿着剪刀的小手也不稳。

  我在他对面着急地看着,问他打算做一幅什么样的画?他说就做一只八伬狐(这是我们刚刚读的故事书中的主角,聪明而勇敢),但制作过程真的比想象的难得多。

  边上的宝妈们已经打开了手机纷纷寻找灵感,然后就开始动起手来,孩子们反而成了配角。“老师布置的任务,哪次不是我们完成的啊!”“快点,快点,妈妈给你做。”

  内心不愿意落后的父母,这个时候逼得孩子最急。所以当儿子一个人完成作品后,我怎么看都像一只愤怒的小鸟。但他说是狐狸,还特意做了一对尖尖的耳朵。我还是给予他大大的鼓励,因为他是自己完成的。

  他高兴地把自己这个不像狐狸的作品拿到老师面前的时候,老师们面面相觑,因为这看来也不像狐狸,不过还是笑着说做的不错,奖励小贴纸。

  而有好几幅作品就得到了大家的青睐,老师们也纷纷拍照,发到班级群。而真正的作者们,在边上暗喜着,欣赏自己的作品。

  那天,儿子的作品没有得到表扬,但是他做的时候跟我说的那句“爸爸,我自己来”让我备受感动,因为我看到他内心的独立之光。

  如今这幅画放在我桌子上,提醒着我“让孩子自己来”。我知道,假如代替孩子做,肯定会表现出色,赢得面子,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父母好面子有时会伤了孩子

  一位在幼儿园工作的朋友跟我分享过一个小故事。那是临近毕业时节,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一个小任务,说一说自己在毕业典礼上想为全班同学展现什么?

  有的孩子摩拳擦掌地准备大干一场,父母们也在背后出谋划策。但有一个女孩说自己想表演的是跳绳,当时她妈妈在楼梯间就吼了起来:“表演什么跳绳啊!这个谁都会,你怎么不表演古筝?我给你交钱上的课都白上了?”

  “我就是想表演跳绳,我们同学都喜欢,我跟他们说要挑战跳200下。”“不行,你回家给我练古筝去。表演跳绳,你不嫌丢脸,我还要脸。”孩子委屈地嘟着小嘴,最终还是听从了妈妈的安排。

  父母一旦有了攀比之心,就会将孩子作为自己的作品跟其他的孩子比较。面子固然重要。只是父母好面子,有时就会伤了孩子。

  孩子需要心爱的人站在他身边

  在《不完美的礼物》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有一天,作者布朗带着八岁的女儿逛商场,结果当时卖鞋子的专柜正放了一首歌曲,她的女儿竟然当场跳起舞来。

  那时,专柜刚好有三个贵妇也带着孩子来买鞋子,大家全盯着她女儿跳奇怪的机器舞。作者注意到旁边人的表情,不是欣赏,反而是为她女儿感到难为情,她也很尴尬。

  她女儿顿时不知所措,身体僵住停了下来,眼神仿佛在问:“妈咪,我接下来怎么办?”作者看着女儿说:‘你可以把稻草人的动作加进去呀!’于是,女儿继续开心地跳她的舞。”

  作者说她不想“背叛”她的女儿,她选择站在女儿这边。多么感人的做法!

  有一次我带儿子在步行街,一个促销员送了一个蝴蝶花样子的小夹子给儿子。他当时很高兴,就兴致盎然地玩了起来,还把那个夹子夹在自己的头上,美滋滋地转着圈儿。

  一个男孩戴着蝴蝶花的夹子转着圈儿,周边路过的人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我当时想要不要阻止他,但最后还是若无其事地告诉他,还可以戴正一点哦,别掉下来了。

  很多父母太在乎自己的面子,孩子有一点出格的行为就制止。可是孩子在那些时候更需要心爱他的人站在自己身边。

  为人父母给孩子个接纳的过程

  逢年过节,总是会见到很多父母要求孩子跟很久没见面的亲戚朋友打招呼。“快点叫阿姨!不能没有礼貌啊!”“我教过你多少遍了,快叫人!”

  然后就会看到有的孩子顺从着,从嘴巴里挤出几个字。而好面子的父母马上就说“声音太小了,重来!”结果很多孩子直接就没声了,委屈的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

  要知道,有时孩子没准备好。也许他还需要时间去学会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也许他只是这个时间不愿意打招呼而已。你第一次跟一个陌生人接触,是不是会先观察一会,然后小心翼翼地试探呢?

  请允许孩子有一个接纳的过程,有一个学习的机会,甚至允许他保留自己不愿意叫某个人的权利。因为孩子真的喜欢一个人,或者跟一个人熟悉了,他会发自内心地去打招呼。

  为人父母,一定要舍得自己的面子,别把孩子当作自己挣面子的作品。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有着自己想法,需要得到尊重的独立个体。

  他们的心里应该有独立之光,灵魂不依附于任何人。请小心你的面子,别遮住了孩子心中的光。

  摘自微信公众号:养育男孩,鱼爸/文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