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融媒体报道团记者王真)健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助推!在“第二届国家健康产业融智投资领袖峰会”上,多位国内健康行业新型技术的代表纷纷畅言。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睿:医学影像行业有三大痛点
医学影像这个行业痛点在什么地方?首先对于患者来说,医学影像缺乏个体化的精准诊疗方案,也无法看到非常直观的病情的诊断报告;第二,对于影像科医生来讲,影像科没有特色的影像诊断服务,都是标准的检查,其实不同的疾病应该有不同的检查方案;第三,作为厂家来讲,由于缺乏临床应用数据,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对医院的支持服务也不够。
2016年8月我们成立了清影华康公司,旨在用高级影像的技术来服务医生和患者,提高医学影像的临床应用水平,转化医学影像科研成果,成为国内领先、全球先进的影像提供商。目前已经把产品安装到全国60多家医院,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医院获益。
上海安翰医疗集团的董事长吉朋松:胶囊胃镜机器人助力消化道肿瘤筛查
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中日韩三个国家消化道早癌的预防概率,日本70%~80%,韩国60%~70%,中国只有不到10%。据我国去年数据,消化道传统胃镜的检查量在2700万左右,急需一种简单、安全、方便的技术,让更多人受惠。
安翰胶囊胃镜机器人应运而生,它是被中国CFDA和美国FDA审批的第一个针对胃部精确筛查的机器人。在国际学术上一流,操作灵敏度、安全性都优于传统胃镜,而且易操作,医生培训7天就能学会。目前已在70多个国家使用。希望通过消化道的健康管理,把我国消化道肿瘤筛查推进到全世界最高水平。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政:以大数据为依托打造肿瘤治疗全链条
放射治疗高度关注于数据,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的应用也最为广泛。
我们制订了第一版中国肿瘤放射治疗指南,包括设备质控、流程质控、远程协作,还有科研和教学功能。我们跟美国共同开发的基于治疗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也正在全国各大肿瘤医院推广。2015年,我们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把系统推广进了500多家基层医院,并且和25个省级质控中心签约。
在放疗试点成功以后,我们把这个模式应用在其他的新技术上面,比如像分级诊断、影像诊断,包括介入治疗、免疫治疗、肿瘤康复等。形成了完整的肿瘤治疗的链条,从预防到早筛,从手术到微创,从放疗到介入治疗,一直到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以及治疗后的以后心理学、功能学、营养学包括中医一整套的恢复系统。只有把这条链条完整的走完以后,才是对肿瘤患者的高度负责。
北京美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印:医疗思维和流程急需改革
当今医疗机构的改革,最难的是科室流程和思维习惯,尤其让大家从急性期的手术思维转变到维持期的思维难于上青天。
比如,心脏康复可以让总死亡率下降18%~37%,让反复的搭桥和支架手术下降30%,医疗费用也会下降。心脏康复的概念不是说建一个运动场所,或者在心内科建一个机构,它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型医疗思维,整个医疗流程都要重新改变。创新型的心脏康复中心,首先就是要做一个评估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和方法,告诉大家什么是运动,什么是活动。大家不但要关注药物处方,也要关注运动处方。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松波:运动处方包括六项素质
我们谈运动处方已经很多年,但很少有人真正见到过运动处方。我们常说的快步走、慢走运动很好,实际上它只能锻炼人的耐力。有人来问,自己经常散步锻炼,这样的体质能去滑雪吗?雪上项目需要具备六项素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平衡,只有耐力没有其他,去玩雪很容易受伤。
所以人的运动素质要增加到六项,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每种慢病,只需要从这六种运动处方“抓药”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