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张彦婷/文 牛宏超/摄
张友乐,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擅长:手部骨关节损伤修复、关节疾病的诊治、肢体损伤功能重建等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新街口院区)
集骨科、神经科和外科与一体的手外科是针对手部问题的专业科室,除了“断指再植”,手部滑膜炎,手部囊肿和腱鞘炎等疾病外,
手部类风湿等也可以到手外科进行治疗。
滑膜炎 这种常见病很多人想不到手外科
关节滑膜炎是由关节劳损,关节滑膜受刺激而产生炎症,女性在孕期或在更年期分泌液失调滑膜水肿一种病变,手部关节滑膜充血肿胀等是其早期症状。临床上滑膜炎发病率高但就诊率不高,由于不知道是什么病,到手外科就诊很少。张友乐指出,发现手部关节肿胀疼痛,应先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除外风湿、类风湿等特异性骨关节疾病,再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确诊是非特异性滑膜炎治疗初期应先以药物治疗为主,病情无法得到缓解时再进行手术介入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引起创伤或劳损的运动,减少发病手指负重及屈伸活动。药物治疗与理疗有利于关节积液吸收。若积液量多,适当予以制动,利用积液的吸收,不建议手法按摩,怕会加重病情。
“滑膜炎是手部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以为手部关节疼就是关节炎,就对病情丧失了信心。但其实手部滑膜炎和手部关节炎是一种病的两个不同阶段,滑膜炎属于早期的关节炎,如果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手部滑膜炎早期一般以急性为主,如果不与重视,治疗不及时就会演变成关节炎,因此要及早进行正确治疗。
手部囊肿 大部分都不是“癌”
“手上肿了包,这是不是什么恶性的肿瘤啊。”手指或腕背莫名其妙长了个包块,在手外科门诊这类的病人很多,病人常常带着这些疑问到门诊就诊。张友乐教授指出,其实大部分的软组织包块是囊肿。手部囊肿其实并不可怕,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肿瘤”或者“癌”,这些手部囊肿中不存在肿瘤细胞。
腱鞘囊肿是手部最常见的一种肿物,囊肿中没有肿瘤细胞,这种病变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性多于男性。“腱鞘囊肿最常见于腕背,其次多见于手指掌侧屈指肌腱腱鞘上。”腱鞘囊肿在发病初期可挤压破裂待自行吸收,但是后期复发的机会多。当然,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也不必太过担心,可选手术切除治疗。
还有一种常见的手部囊肿为表皮样囊肿,它又被称为包涵囊肿。“其病因多由外伤将上皮组织带入深部造成。因手掌侧受伤机会多,囊肿多位于手掌或手指掌侧。”这种囊肿除生长缓慢外,没有其他特别明显的自觉症状。患者自己可以感受到肿物软无弹性,有时有轻压痛,触之似有波动感。“有时囊肿生长在指骨内,X线片可见指骨上有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的透明区。”这种囊肿手术切除整个囊壁,且术后复发机会很少。
腱鞘炎 键盘侠、手机族最易受累
经常玩手机,造成长时间手指过多的活动,加大了肌腱与腱鞘的摩擦,产生了一种以往很少在年轻人发生的疾病--腱鞘炎,称之“手机综合征:”或“间盘手综合征”。患者发现手指屈伸活动疼痛,后发展成活动受限,原以为休息两三天就会好的症状,一缓就是持续好几个月,发展严重的时候手指不能伸直。
对于该类型的“腱鞘炎”,张友乐提醒,“腱鞘炎症状较轻时,建议保守治疗:避免长时间握持、玩手机、敲键盘等导致损伤的手部运动。”患者可适当休息,减少手指负重的活动,同时还可口服或者局部外用消炎镇痛药,缓解局部症状。“我们医院有一种自主研发的正骨洗药,一般一到两个疗程能很好地改善病况。但部分患者仍不见好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了。”
手部类风湿 久治不愈是没找对科室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关节是最容易受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应在风湿免疫科进行传统化疗,一旦病情稳定并发生畸形与功能障碍时要到手外科进行治疗。选择“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科室很重要。许多患者不知道手部类风湿关节炎可直接通过手术可以矫正畸形,可以改善功能,导致患者药物治疗很多年,不知道自己畸形的手指可以矫正,功能可以重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如能控制肿痛,关节就不容易发生畸形。到后期关节畸变,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手科科对这类风湿免疫病人可以采用手术方法,矫正畸形改善功能,希望这类患者到手外科门诊咨询,提供帮助。”
这些手外病
其实可治愈
小儿腱鞘炎(腱鞘狭窄)
家长别忽视
小儿拇指腱鞘炎也是极易被家长忽视,它是指婴幼儿屈拇长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阻,致使拇指指间关节处于屈曲状态,而被动活动时会产生像枪扳机一样的阻挡感。此病出生时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刚出生的孩子手指攥着,偶然间家长发现孩子的拇指呈屈曲状,不能主动伸直,被动伸直时会有弹响,大多孩子会在6个月到2周岁左右才被家长发现。张友乐提醒,拇指腱鞘炎是小儿较常见的疾患,家长发现小儿拇指屈曲位不能主动伸直时,需要到门诊看医生,一旦诊断是腱鞘炎可以遵循医生的意见,出生8个月的婴幼儿有自愈的可能。因而,在发现的早期就可以让家长给孩子做些按摩与手法治疗,大约80%的患儿可以自愈,发现较晚或超过2岁的患儿,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应该与之手术治疗,不要心存侥幸认为孩子慢慢会好,因为长时间的观察可能会导致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的畸形发生严重影响手指功能。 手肌腱损伤
修复率高
上肢损伤中手部损伤占了60%,而手部损伤中肌腱损伤占了25%,手部肌腱韧带损伤是手外科的常见疾病,其特点是:年轻人多、致残率高。多种损伤均可导致肌腱损伤,切割伤、机器伤为多见。肌腱损伤中其缺损是常见的,需要通过肌腱移植修复,张友乐教授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同种异体肌腱的研究与应用,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与临床经验,目前该項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使由于肌腱缺损的患者的功能可以重建,功能可以恢复,真正受益于病人。该項成成果获得多項中华医学奖与北京科技奖。
张友乐,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擅长:手部骨关节损伤修复、关节疾病的诊治、肢体损伤功能重建等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新街口院区)
集骨科、神经科和外科与一体的手外科是针对手部问题的专业科室,除了“断指再植”,手部滑膜炎,手部囊肿和腱鞘炎等疾病外,
手部类风湿等也可以到手外科进行治疗。
滑膜炎 这种常见病很多人想不到手外科
关节滑膜炎是由关节劳损,关节滑膜受刺激而产生炎症,女性在孕期或在更年期分泌液失调滑膜水肿一种病变,手部关节滑膜充血肿胀等是其早期症状。临床上滑膜炎发病率高但就诊率不高,由于不知道是什么病,到手外科就诊很少。张友乐指出,发现手部关节肿胀疼痛,应先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除外风湿、类风湿等特异性骨关节疾病,再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确诊是非特异性滑膜炎治疗初期应先以药物治疗为主,病情无法得到缓解时再进行手术介入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引起创伤或劳损的运动,减少发病手指负重及屈伸活动。药物治疗与理疗有利于关节积液吸收。若积液量多,适当予以制动,利用积液的吸收,不建议手法按摩,怕会加重病情。
“滑膜炎是手部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以为手部关节疼就是关节炎,就对病情丧失了信心。但其实手部滑膜炎和手部关节炎是一种病的两个不同阶段,滑膜炎属于早期的关节炎,如果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手部滑膜炎早期一般以急性为主,如果不与重视,治疗不及时就会演变成关节炎,因此要及早进行正确治疗。
手部囊肿 大部分都不是“癌”
“手上肿了包,这是不是什么恶性的肿瘤啊。”手指或腕背莫名其妙长了个包块,在手外科门诊这类的病人很多,病人常常带着这些疑问到门诊就诊。张友乐教授指出,其实大部分的软组织包块是囊肿。手部囊肿其实并不可怕,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肿瘤”或者“癌”,这些手部囊肿中不存在肿瘤细胞。
腱鞘囊肿是手部最常见的一种肿物,囊肿中没有肿瘤细胞,这种病变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性多于男性。“腱鞘囊肿最常见于腕背,其次多见于手指掌侧屈指肌腱腱鞘上。”腱鞘囊肿在发病初期可挤压破裂待自行吸收,但是后期复发的机会多。当然,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也不必太过担心,可选手术切除治疗。
还有一种常见的手部囊肿为表皮样囊肿,它又被称为包涵囊肿。“其病因多由外伤将上皮组织带入深部造成。因手掌侧受伤机会多,囊肿多位于手掌或手指掌侧。”这种囊肿除生长缓慢外,没有其他特别明显的自觉症状。患者自己可以感受到肿物软无弹性,有时有轻压痛,触之似有波动感。“有时囊肿生长在指骨内,X线片可见指骨上有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的透明区。”这种囊肿手术切除整个囊壁,且术后复发机会很少。
腱鞘炎 键盘侠、手机族最易受累
经常玩手机,造成长时间手指过多的活动,加大了肌腱与腱鞘的摩擦,产生了一种以往很少在年轻人发生的疾病--腱鞘炎,称之“手机综合征:”或“间盘手综合征”。患者发现手指屈伸活动疼痛,后发展成活动受限,原以为休息两三天就会好的症状,一缓就是持续好几个月,发展严重的时候手指不能伸直。
对于该类型的“腱鞘炎”,张友乐提醒,“腱鞘炎症状较轻时,建议保守治疗:避免长时间握持、玩手机、敲键盘等导致损伤的手部运动。”患者可适当休息,减少手指负重的活动,同时还可口服或者局部外用消炎镇痛药,缓解局部症状。“我们医院有一种自主研发的正骨洗药,一般一到两个疗程能很好地改善病况。但部分患者仍不见好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了。”
手部类风湿 久治不愈是没找对科室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关节是最容易受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应在风湿免疫科进行传统化疗,一旦病情稳定并发生畸形与功能障碍时要到手外科进行治疗。选择“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科室很重要。许多患者不知道手部类风湿关节炎可直接通过手术可以矫正畸形,可以改善功能,导致患者药物治疗很多年,不知道自己畸形的手指可以矫正,功能可以重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如能控制肿痛,关节就不容易发生畸形。到后期关节畸变,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手科科对这类风湿免疫病人可以采用手术方法,矫正畸形改善功能,希望这类患者到手外科门诊咨询,提供帮助。”
这些手外病
其实可治愈
小儿腱鞘炎(腱鞘狭窄)
家长别忽视
小儿拇指腱鞘炎也是极易被家长忽视,它是指婴幼儿屈拇长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阻,致使拇指指间关节处于屈曲状态,而被动活动时会产生像枪扳机一样的阻挡感。此病出生时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刚出生的孩子手指攥着,偶然间家长发现孩子的拇指呈屈曲状,不能主动伸直,被动伸直时会有弹响,大多孩子会在6个月到2周岁左右才被家长发现。张友乐提醒,拇指腱鞘炎是小儿较常见的疾患,家长发现小儿拇指屈曲位不能主动伸直时,需要到门诊看医生,一旦诊断是腱鞘炎可以遵循医生的意见,出生8个月的婴幼儿有自愈的可能。因而,在发现的早期就可以让家长给孩子做些按摩与手法治疗,大约80%的患儿可以自愈,发现较晚或超过2岁的患儿,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应该与之手术治疗,不要心存侥幸认为孩子慢慢会好,因为长时间的观察可能会导致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的畸形发生严重影响手指功能。 手肌腱损伤
修复率高
上肢损伤中手部损伤占了60%,而手部损伤中肌腱损伤占了25%,手部肌腱韧带损伤是手外科的常见疾病,其特点是:年轻人多、致残率高。多种损伤均可导致肌腱损伤,切割伤、机器伤为多见。肌腱损伤中其缺损是常见的,需要通过肌腱移植修复,张友乐教授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同种异体肌腱的研究与应用,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与临床经验,目前该項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使由于肌腱缺损的患者的功能可以重建,功能可以恢复,真正受益于病人。该項成成果获得多項中华医学奖与北京科技奖。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