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眼科界的五位国际院士

2018-10-30 04:10:09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24万人之中,仅70人,这是一场极其严苛的选拔。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被称为“世界眼科最高荣誉”,在全球24万名眼科医生之中,限定70人。并且,只有当席位空缺时,才能正式提名和选举。在这70个席位中,目前,中国大陆专家已占据了五席,这五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代表了中国眼科的最高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赵家良——
眼病流行病学的开拓者
专家简介
赵家良,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副主席、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擅长:眼科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是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特需)、周一下午(眼科门诊)
“我们有两双眼睛,一双盯住13亿老百姓的需要,另一双要盯住国际眼科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眼科水平的提高”,早在2002年刚接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时,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掌门人”赵家良教授便提出这样的愿景,时隔两年后他依次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眼科学会理事会理事、国际眼科理事会理事、亚太眼科学会副主席及防盲委员会主席,今年6月,又被为推选为新一届国际眼科科学院副主席。作为我国眼病流行病学的开拓者,他为中国眼科防盲走向世界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
青光眼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赵家良教授说,目前青光眼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0.21%~1.64%,致盲率为10%至20%。大家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觉得患有青光眼时一定会很疼,其实多数的青光眼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就像人体藏着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作,青光眼属于视神经萎缩性疾病,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办法可将萎缩的神经恢复如初,这也意味着青光眼一旦致盲便无法恢复,能不能在发病前就找到一些端倪呢?
经过努力,赵家良及其团队找到我国常见的一种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些高危因素:这种病人在急性发作之前,眼睛的结构会有一些改变,其中最突出的改变就是眼球的前房变浅,前房角变窄。“我们可以先给他们前房深度测定,如果发现前房浅,就做前房角镜检查,如果发现前房角窄、前房角有可能关闭的话,再给他做一个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这样就能把发生急性青光眼倾向的人挑出来提前处理”,赵家良说,“我们不能确保一定能治愈青光眼,但可以肯定能够使青光眼患者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青光眼的视野是逐渐缩小的,窄到一定程度时,就只能看到眼睛正前方,医学上称此为管视,通俗地说就是像通过管子来看东西。
赵家良介绍有时候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觉得他架子挺大,在他旁边走过去,他也不理我们,也不停下,实际上也可能是青光眼,因为他的视野已经没有余光了。此外,青光眼患者走路的姿势也会有点特殊,譬如说上下楼梯时,他没有余光看脚底,要不停地低下头看楼梯,抬头看路。
天津市眼科医院原院长赵堪兴——
斜视之后就伴随弱视
专家简介
赵堪兴:天津市眼科医院原院长,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三任会长,2010年当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擅长:复杂斜视、眼球震颤、垂直斜视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
他曾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2010年当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的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曾获得中华眼科学会终身成就奖。顶着众多煊赫的头衔,赵堪兴教授却和大多数普通医生没有很大区别——忙碌是常态。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斜视发病率3%,每100个孩子就有3人斜视,斜视会引起弱视,重度弱视则可发展到几乎看不到东西。
“患上斜视,双眼不能同时对同一物体协同聚焦,两眼形成的物象在大脑视觉中枢相互竞争,两眼竞争总有一眼到最后失败,失败的就变成弱视。”
作为学科带头人,弱视的诊疗规范是在赵堪兴教授带领下完成并在不断完善。在早期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了《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但标准中把视力低于0.9定为弱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学龄前儿童弱视诊断的扩大化问题。鉴于此,赵堪兴教授在国内率先组织了大样本儿童斜视弱视与视力发育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2007至2011年,领导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组织国内专家对弱视概念及诊断标准进行讨论, 2011年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了《弱视诊断专家共识》,明确了在弱视诊断中要考虑相应年龄的视力发育水平,考虑是否存在导致弱视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
在治疗上,赵堪兴教授开发了斜肌直视手术矫治复杂难治斜视,对于具有双眼视功能患者的上斜肌手术有了重大突破。在国际上,他还最先研究出弱视多导诱发电位空间分布特征,这项成果来自他主持开发的16导VEP拓谱图采集处理系统,便于无创伤性对儿童斜视性弱势发病机制进行系统研究。
“出现好技术、好研究成果,我们就先看文献或者去实地学习,然后带着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些新科技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只要肯学习。”
“家中世代行医,自己自然而然就当了医生,巧合的是当时分配的科室就是眼科,从此就留在眼科,一直没离开过。”赵堪兴教授回忆起自己48年的从医经历感叹道,从自己进眼科到现在,好像一天都没有闲下来。现在,赵堪兴教授依旧保持周二门诊、周三手术,其他时间在全国、全世界各地学习、教学。
原北大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黎晓新——
“玻切女王”的进阶之路   专家简介
黎晓新,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擅长: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北大人民医院)、周二、周三、周五上午(厦门眼科中心)
提起黎晓新,中国眼科领域很少有人未听过这位“玻切女王”的大名。她是我国现代玻璃体手术开拓者之一,被国内封为“眼科四把刀”之首。身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的她,几十年来所坚守的更多是一名普通眼科医生的执着和责任。
1973年,黎晓新考进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她如愿进了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工作。工作几年后,转到德国留学,专攻眼底病。从德国留学归来的黎晓新率先引入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此后,在国内最早开展了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的手术治疗,以及保留眼球治疗眼内恶性肿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等先进技术。
观摩过黎晓新手术的人赞叹说,看她做手术就像看一场精细的雕刻。但即使技术已十分娴熟,黎晓新却依然不满足于此。在每天繁忙的门诊、教学工作之余,她仍坚持不懈地学习,享受着新知带给自己的充实。
黎晓新每天晚上都要腾出固定的时间读书,门诊病例一定认真记录、定期总结,就连每年大大小小的学术报告,她都要无一例外地推陈出新,“我的报告从来不会重复,全都是新的东西”,黎晓新说。
有一年春节,为了学习美国儿童眼病治疗的最新技术,她自费飞到美国一家眼科医院学习。对于这一点,她解释说:我只有春节可以抽出时间来,抓紧学点新技术,回来就能尽快开展新的手术了。
黎晓新曾做过一场闻名全国的手术。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武官曹荣飞治疗因受飞机轰炸,眼睛严重受伤,左眼视网膜的黄斑部发生了外伤性黄斑裂孔,很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后来,曹荣飞的主治医师得知黎晓新有这种技术,请黎晓新会诊后将曹荣飞转到北大人民医院。曹荣飞接受了由黎晓新主刀的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自体浓缩血小板封闭黄斑裂孔术。术后,曹荣飞的黄斑裂孔消失了,视力从0.3恢复到了0.8。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黎晓新早在1996年时,就飞到德国把这一国际最新技术学到了手。
“很多人都说,那场手术太有压力了,万一做不好怎么收场?可是我有这个技术,而且很熟练,为什么不做呢?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自己的力量治好这个病人而已。”黎晓新说。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
构建青光眼的防治体系
专家简介
王宁利: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高度近视及遗传性眼病的基础、临床、公共卫生学研究
出诊时间:专家团队周一全天、周二全天、星期三全天、周四下午、周五上午提起青光眼,不得不提一位在青光眼预防诊疗领域做出多项开创性成就的专家——王宁利教授。
王宁利教授师从周文炳教授,而周文炳教授正是我国现代青光眼防治理念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周教授就提出一种假说:由于人种差异,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西方人不同。并提出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新理论、新分类及新的诊治方案。
2006年,王宁利教授和其团队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防治技术及推广”项目得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十二五”公益性行业项目的支持。伴随着高频超声技术引入国内,王宁利教授通过废寝忘食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设计研发了可以对整个前房形态的实时动态观察和测量的全景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为该病研究及诊断提供了关键设备。
“这套技术给我国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预防、诊断和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王宁利教授感慨。在利用这一套仪器对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进行了长达6年的研究后,王宁利教授提出了“中国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存在多样性和多种机制共存”的理论,阐明国人闭角型青光眼防治的关键理论问题。
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机制多样,王宁利教授针对性的创建了早期干预、急性发作干预、慢性期循序渐进处理技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等一系列适合国人闭角型青光眼防治的关键技术,从而使我国闭角型青光眼防治技术开始步入国际先进水平。
在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筛查方面,王宁利教授在国际上率先设计出全新激发试验,极大提高了早期筛查的敏感性,为我国青光眼预防节省大量经费。
这些努力和成果在日积月累中构成了我国闭角型青光眼新的防治体系,依托原卫生部十年百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在全国进行推广。在建立闭角型青光眼新的防治体系的同时,王宁利教授在开角型青光眼防治领域也做出卓越贡献。他发现低颅压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跨筛板压力梯度学说,揭开了眼压学说长期未能解答的科学谜底,改变了临床实践。这两项研究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面对数不清的创新科研成果,王宁利教授一直不曾停下探索的步伐。“我天天面临的都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病例。总是不知不觉发现,我的病人群体怎么又变了?这些复杂病变逼着我去想,逼着我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永远走在浪潮前,才能获得别人尊重和认可。”
王宁利教授不仅注重带动国内眼科学不断创新,也将推动中国眼科走向国际的重任扛在肩上。“以前,一年一度眼科大会,我们需要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前来参会。现在他们自己投稿,要求到中国来参会。”但王宁利教授也指出来,“目前大医院眼科的设备90%是进口的,药品90%是进口的,技术90%是进口的,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使命是要把‘设备进口国’、‘技术进口国’变成‘设备输出国’和‘技术输出国’,仍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
将白内障治疗引进无刀化时代
姚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擅长:白内障人工晶体、角膜移植等眼前段手术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
在全国眼科界领军人物、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医二院眼科主任姚克教授身上光环众多,最新的一个要属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2018年6月16日,在11:3的竞争之下,姚克高票当选,其当选理由如下:从医超过40年,主刀手术达4万多例,数量最多;干细胞诱导的人类晶状体、飞秒激光白内障,目前两大热点研究,成果斐然;建立中国第一家汽车眼科流动医院,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11415例,在中西部地区建立9所复明中心,令人钦佩。
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方法,叫做超声乳化手术,也就是切开一个圆珠笔芯大的口子,把不透明的、变硬的晶状体用超声波打碎,吸走,留下表面的晶状体囊,然后植入一片人工晶体到眼睛里,从而使患者恢复视力。
“如果是不太硬的晶状体,多数的医生都能搞得定。但如果碰到了硬核白内障,就难了,轻易劈不开,如果超声波用久了,热能积聚过多,对眼球伤害也很大”,姚克说,“怎么办?只能换个思路,放弃原来的圆珠笔芯大的小口,在角膜上切开半圆长的弧形切口,约11毫米,将变硬的晶状体夹出来,再在切口上缝7针,但是因为切口创伤较大,如果角膜条件不够好的患者,也还是不能进行手术”。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索,2014年下半年,浙二眼科中心在国内第一批开展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全国各地的硬核白内障患者,都来找慕名来这里找姚克教授。
手术还是在圆珠笔芯大的切口里做文章,但医生的帮手是一个智能化的机器人,虽然还不能实现人机对话,但是它能够替代手工实现精准操作--飞秒激光根据医生的手术规划,在计算机的引导下,完成撕囊动作,同时能将白内障硬核预劈成六块,再吸走,随后植入人工晶体,姚克教授解释到。
全程“无刀化”操作,切口小,术后恢复好,眼科医生们都为之兴奋:一个新的手术方向出现了。但也有声音一直在问,常规超乳手术PK飞秒激光手术,究竟哪个好、好多少?
业界迫切需要一个重量级报告来定调。2017年九月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姚克团队的报告--基于对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相比超乳手术,飞秒激光手术能够节省40%的超声波能量,患者术后3月角膜损失率从19.96%下降到7.85%。
从2015年起,姚克团队已发表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列论文七篇。世界白内障权威专家、美国白内障屈光手术前主席David F.Chang教授刊发了专题社论,高度评价论文研究报告“将助推眼科界进入飞秒时代”。
为了将技术更好地推广到临床应用,姚克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研究,其所在科室在开展该类手术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遥居全国首位。
“只要是对患者好的,我们就要去研究。”
姚克教授认为,医学进步能够直接为患者带来福音,比如角膜内皮细胞数偏少、视网膜脱离术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硬核患者,都有望通过飞秒白内障手术而复明。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