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章丘铁锅:从一夜爆红到滞销

2018-08-07 18:40:16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爆红的章丘铁锅,在年初创造了“洛阳纸贵,章丘无锅”的神话,如今却“失宠”了。4个月前,消费者蜂拥而至,从线上店铺追到线下工厂,很多人为求得一口锅,不惜翻墙入厂,开出高价,甚至追到铁匠家里,销量一下子增长了6000倍。重新生产铁锅的作坊一度达到170家,只要有打铁工具的人家,几乎都投身其中。外地商家也打上“章丘铁锅”的旗号销售。但很快,有一些网友评价买到的铁锅质量不好,人们对铁锅的狂热渐渐平息,很多小作坊又恢复了之前的冷清。

  综合自中新网、北京日报、新浪微博   晁星:因质而红、无质便衰。章丘铁锅的境遇在网红界并不稀奇。开店做生意,一些人不在产品上下功夫,却热衷于搞营销、卖情怀、讲故事。铁锅可以“复制”,奶茶、糕点亦在跟风,名牌衣物等莫不能蹭热点、出同款。短期来看,这招着实收获颇丰,但长期下去,那些“线上同款”“产地相同”注定会黯然离场。道理再简单不过:所谓“同款”,只是徒有其表却空乏其心。当初面对海量订单,章丘铁锅传承人曾直呼“手工的东西不能走量”。好产品需要慢慢锻造,从市场到消费者都多些耐心,时间才可能回馈我们精品。

  @丢了猪的二师兄:就像我们洛阳老街的不翻汤,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现在一条街几十家,价格涨了,质量降了,味道变了,伤心死了。

  @牧然爱妈妈:我老公跟风买了一口所谓的铁锅,回家就用了一次。

  “双牛铁锅”品牌负责人牛祺明:章丘铁锅一夜成名,为增加收入,当地村民一哄而上加入打铁行列。但因环保、质量等问题,在政府部门监管下,不合格的家庭作坊陆续关门。唯有坚持正规手工制作,精益求精,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悦坦:章丘铁锅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代表。纯手工锻造的技艺使其本身很难实现规模化发展,单纯追求利益,过分量产就容易丧失品质。在市场监管层面,当地政府应严查、取缔造假者,为非遗品牌挽回声誉,重新树立知名度和美誉度。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