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比低俗更可怕的是文化枯萎

2018-05-22 19:56:08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编者按:“‘风俗之变,迁染民意,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祭奠奢侈却无哀思,婚礼狂欢却无爱情,节日破费却无温情。屌丝绿茶婊直男癌这些词语,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火起来。”健康时报文章《低俗是会上瘾的毒药》于4月20日2版刊发后,引起社会关注。
“俗”自文化商业化
海南省海口市海建集团读者栗杰(化名):2016年5月,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张摩梭文化的广告,广告里满是“艳遇”、“花楼欢爱”、“裸浴天堂”等具有极强低俗暗示意味的字眼。这则广告引起了丽江泸沽湖摩梭文化专家的关注,有人向当地文化管理部门进行了举报。6月份,相关部门查实后,涉事的神秘女儿国民俗文化风情园进行了限期整改。
可是,现在依然有一些旅游景点顶着“艳遇”、“开放”的招牌招揽游客,游客也仿佛很吃这套,乐此不疲。
商业化让文化内容创作工业化。某流量公号的创始人曾分享过做公号的套路,称带有“爱”“幸福”“焦虑”“辞职”“出轨”等关键词的文章,能带来的流量要比其他文章高;商业化也催生了各种网络低俗文化。网络主播的打赏功能促使大量年轻女主播依靠衣着暴露、言语挑逗甚至用色情表演获取高额回报,而用户们更是被“撩拨”着投入重金。
低俗不等于流行
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路读者林彬:到底什么内容算低俗?很难用一句两句说明白,而且对于各国、各地区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评判标准又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低俗问题基本上属于道德伦理范畴,比如涉及性、暴力、伤害生命等。
低俗文化≠流行文化。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头号玩家》,情节跌宕起伏、令人热血澎湃,一时间成为潮流话题。但它就绝不低俗,也不会挫伤观影者的情志、价值观。这就是流行文化,但也有一种流行文化,如游戏、科幻、动漫被低俗价值观的人掌握,可能就变成了“吸引人”、伤害人的低俗文化了。
低成本娱乐能至死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者李茜:低俗文化的获取成本一定是比较低的。一场郭德纲相声的票价和一场《定军山》京剧的票价差不多,但是听郭德纲相声,我毫不费力就能乐开花;看《定军山》,我会懂京剧唱腔、读过《三国演义》……很明显是听郭德纲相声开心的成本更低。大家都喜欢用较低的成本,比如时间、精力、金钱成本,去获取更多的快感。现在流行的直播APP、短视频APP,能够让经济条件有限的人、居住地域偏远的人低成本展示自己、满足自己被关注的欲望,所以受欢迎也是合情合理。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说,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就是让文化精神枯萎的方法之一。
美国的治俗方法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心路太古城读者魏冉:和我们一样,美国人也非常担心低俗文化会对下一代带来不良精神影响。经过好几年的反复论证,美国众议院在2006年2月通过《反低俗法案》,公布了关于“低俗”的定义:节目内容中的语言或素材,在当代社会价值观下被认为会冒犯到父母,或是描述情色活动与性器官。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发现低俗作品谁来管呢?在美国,这项重要的工作就被交给了联邦电信委员会。在美国,“节目低俗”的裁定意味着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声誉影响的,裁定的结论必须经得起推敲。因此电信委员会还会聘请相关专家作顾问,不到证据确凿不会轻下罚单。
说到罚单,在一次超级碗(相当于美国的春晚)演出的“走光事件”(歌唱演出中男演员突然扯下了女演员的衣服,以至于女演员的胸部曝光在直播中)的影响下,美国经历了一次大幅度提高罚款额的行动。对任何播出惊世骇俗下流节目的广电公司的单次最高罚款金额由3.25万美元大幅提升至50万美元,对任何一个表演下流节目的演艺人员的单次最高罚款金额也由1.1万美元提升至50万美元。这是很重的惩罚了!
雅人不懂俗人悲
北京市朝阳区上地西路读者李兵:我家在河北农村,我们一个村的同学十之八九没有上高中。我是从农村考入县城的重点高中再进入211高校的,从此我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人家中可以有一整间屋的书,每年寒暑假环游世界;但我的农村亲威朋友还在说“读书有什么用,还是先赚钱”,过年比的是吃喝穿戴。对于他们来说,不要钱的音乐会都没有要付费的网络直播和猎奇视频有吸引力,因为更接近他们,更能激起他们的快乐。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