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严厉教不出乖宝宝

2018-03-30 17:07:23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为了让孩子做好一点小事,很多家庭每天都要经历一番“鸡飞狗跳”:比如你只是想让他自己好好刷个牙,结果他就是不听;生气的你威逼利诱之下,他终于妥协了。但下一次,“不听话”又开始上演了。

  老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养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

  因为凑得太近,所以看自己的孩子时,总是这也不好,那也不对。看别人家的孩子,毛病就少多了,横竖比自己的孩子强。难怪有人说,让孩子听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和邻居换一下孩子。

  虽然只是句玩笑话,倒也可以给我们些启发:养孩子的时候,不要做劳心劳力的指导者,而是尝试退一步,当个安静的观察者。不仅家长省心,孩子也会变听话。

  比如最近,每次洗完澡,两岁半的儿子都只顾着玩水,三催四请不肯起来。要是强行把他抱起,他一定会声嘶力竭地哭给我们看。

  于是我决定试试给他多一点的时间,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结束洗澡。

  因为儿子最近迷上了数数,我便对他说,“妈妈从1数到10,你就起来好吗?然后妈妈陪你玩别的游戏。”

  我慢慢的从1数到了10。果然,他专注地玩水,完全没有要起来的意思。

  接着,我又数了两遍,他还是自顾自的玩水,头都没有抬一下。

  就在我准备数第四遍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儿子突然放下手里的玩具,自己从1数到10,然后一下站了起来。

  那一刻,我愣住了。

  原来除了“我”喊停,“我”把他抱出来,还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变成“儿子”喊停、“儿子”自己站起来。

  原本以为,要找到那条“能让我们都开心的中间道路”,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耐心。但当我真的放下管教的主动权,甘心做一个观察者时,只是数几遍数字的时间,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

  愿意等一等,孩子才来得及听你的话。

  也许你会说,这种等待,难道不是溺爱吗?但很多时候,我们把急于立刻让孩子服从,当成了“立规矩”。唯恐不够严厉,失了威信,将来更难管教。

  但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分强调当下的服从,孩子反而会失去自律、自重的机会。

  如果能退后一步等一等,用观察的视角看一看,给孩子思考、决定和管理自己的机会,他们反而会体谅我们,尊重我们,用对大家都好的方式来回应我们。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