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我跟平常一样上山挖参,一不小心挖着了它。一看就是大宝贝!”日前,世界鲜重最大的野山参在吉林横空出世,惊艳了全世界。正是有着几十年“工龄”的民间挖参人赵万生(化名)发现了这个无价之宝。赵万生常年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山脉挖野山参,谈起半年前挖到这件稀世珍宝时的情景依然兴奋不已。这株被参农“一不小心”挖出来的野山参净重511.59克(出土时鲜重约600克)、参龄估计200岁左右,已经打破世界纪录。 每年只生长3克“老山参”是无价之宝
野山参为东北三宝之首,长年隐居于深山老林,传承千年,被誉为“百草之王”。
“挖出这棵野山参后,我找来了平时一起研究山神的几个明白人,围在一起,称重、看须、看纹……小心翼翼捧着研究了大半天。”挖参人自认为是当地数一数二的挖参“老把头”,挖到很小的野山参也是大收获,但遇到这么大的还是第一次。
很快,有老参农挖到巨型野山参的消息就传开了,药业公司和研究所随后对这棵老山参进行了净化处理称重后,发现这棵被赵万生挖出来的野山参重量为511.59克(出土时鲜重约600克)。
鉴定当天,该野山参被中国农业部特种经济动植物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为特等鲜野山参。研究员刘继永表示,这是他做人参鉴定多年来,已知的世界最大的野山参。
目前,该野山参的年龄尚不能确认。但业内普遍认为,野山参每年可以生长约3克,按此推算,这棵野山参年龄至少超过百岁。
全国野山参储量仅几十斤每年国内野山参干品不到2公斤
野山参对其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植被条件、林相条件、土壤、温度、光照、水分甚至空气都必须合适,否则野山参难以存活。
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张连学介绍,鉴别野山参,除按生长周期看其参龄外,关键还要看其五形六体。“五形”即须、芦、皮、纹、体,“六体”即老、嫩、横、顺、灵、笨。与以往普通野山参只有二、三型不同,此棵鲜野山参王参形硕大、完美,芦头、主体、须、艼齐全,匀称美观,芦老而长、纹细而密,属皮条参、灵气体,珍珠点多,是野山参界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
“如此之大的野山参,身上几乎没有病疤,它一定具有健康基因和长寿基因。”张连学表示,野山参的参龄越长,其合成有效成分的基因就越多。
据吉林人参研究院统计,目前全国野山参储量仅几十斤左右,每年的野山参只有6公斤左右,干品更是不到2公斤。 “兄弟”陈列人民大会堂 巨型野山参已被建档研究
1981年7月30日,吉林省抚松县北岗镇的四位参农,采挖到一棵鲜重285克的野山参。
据当时媒体的报道,这棵堪称旷世绝品的国宝级野山参,一直珍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而一棵品相好的野山参一旦亮相拍卖会,就能拍出“天价”,2017年12月4日,浙江乌镇展出的野山参“人参之王”(鲜重260克左右、参龄180年以上)拍卖价格高达900万人民币,超过等重黄金200倍。
与之前的两棵野山参相比,这次挖出的鲜野山参王参龄更长、重量更重、形体更美。鉴于该野山参的珍贵稀有及其药用和研究价值,其分割样本已被分别送往中外权威机构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希望通过组织培养等方法,使其人参基因能继续存活,取得优质的人参种源基因,建立人参种质资源档案,开展人参新品种的培育、遴选,研制出新的人参品种。
“这是我们对其进行抢救保护必须要走的步骤。需要大量的研究和长时间的探索,任重而道远。”张连学说。 全国纯正野山参年产6公斤
2010年2月,健康时报记者调查野山参市场,真正纯正的野山参,全国产量一年仅约6公斤,晒干后更是仅 剩约两公斤!
人参可分为野山参、人工种植人参,其中野山参在国家药典里统指野外山间生长的人参。
实际上,纯正的野山参和人工种植的野山参(专业人士叫“林下参”)还是存在区别的,纯正的野山参,产量非常低,全国一年只能产6公斤左右,因此是非常难以获得的,并且基本不会上市销售,通常都是被用来举办农博会、拍卖会时被拍卖。
人工种植的野山参(林下参),生长周期也很长,往往种植八至十年以上才成熟可供销售,目前国内一年林下参的产量大约有几十吨。
也是因为产量的原因,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野山参大都是林下参,其余还有一部分是以假乱真的货品。
这些年声名在外的韩国高丽参,其实和我国的园参是同一品种,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园参出口到韩国,精包装后返销到中国,价格一下就高出了好几十倍。
原文2010年2月8日健康时报第三版,阅读原文扫描二维码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