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2018年10月12日-14日,由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承办,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作为首席支持媒体的第八届中美健康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
(健康时报融媒体平台记者 张赫)“如果不做乳腺癌早筛,患者摸到肿块首次就诊时常常都是二期或三期。回访发现,这些患者5年后有50%都不在了……”
台湾高雄荣民总医院研创中心创新长杨宗龙,在10月13日下午进行的第八届中美健康论坛“未来医学-人工智能与数字医学”专题会场上表示:妇女每长一岁,患有乳腺癌的概率就会高0.1%,及时筛查才是明智之举。
台湾高雄荣民总医院研创中心创新长杨宗龙接受健康时报专访
别错过扼杀病魔的机会:早筛!
“当影像放射科医生26年,做乳癌筛查15年,从医的初心就是把病魔扼杀在摇篮里。”杨宗龙说,虽然目前并不能完全控制病灶的发生,但对于很多晚期无法治愈的大病,已经能做到在早筛中把病魔扼杀在“襁褓”中,这是新时代的福音。
如今,不少年轻女性也陷入了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之中。对此,杨宗龙提示,体重胖、脂肪多的女性,还有那些不运动、忧郁、爱抽烟喝酒的人,都会增加患癌风险。
AI智能帮助乳腺癌筛查:给力!
杨宗龙的一天,从每天8点的读片开始,看片子一个小时下来眼睛都累得睁不开。但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累积中,杨宗龙和他的团队会一直抓到乳腺癌筛查的痛点。
乳腺磁共振、平板X光影像侦测器、边缘计算、AI芯片、放射科结构性报告……如今,新机器和新技术可以把隐藏的病灶通过成像表现出来。杨宗龙介绍,高雄如今已经开启了全新的乳腺健康筛查生态环境:
第一个就是边缘计算,相当于我们看影像和片子时,在操作过程中能得到哪些大数据;第二是标准通讯技术,就是如何把这些经验、技术和报告,用标准的方式储存、传输,接收;再就是云端大数据,通过前沿计算,形成医患间的良好系统,通过硬件大数据和智慧医疗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监控和干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