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中,小林的婚姻被一斤豆腐毁了。
小林因为赶着去单位上班,买回来的豆腐忘了放冰箱里,结果馊掉了。
小林的老婆先下班回家,看到了馊掉的豆腐,将怒气对准了小林:“买回来的豆腐不放在冰箱里,存的什么心?”
小林本就丧气,因为买豆腐迟到,还被新来的大学生抓住,也是一腔火气:“一斤豆腐,馊了就馊了,谁也不是故意的,何必说个没完?”
就这样两个人吵了起来,本来吵就算了,小林又把去年打破暖水壶的破事给提出来。老婆这下火了,把小林上月打碎花瓶的事也拿出来说事……
一场家庭大战就这样无可挽回地爆发了。
这是现实的写照,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对小林夫妇:
为要回一块钱能和公交司机大打出手,为了一块变质的牛肉和饭店老板理论半天,为一只摔碎的碗和老公冷战一星期……
每天生活无非是买豆腐、买白菜,吃饭睡觉洗衣服,应付保姆弄孩子。
至于宏图大志、事业理想,都是狗屁了,到了晚上连一页书都不想翻,人就是这样消磨殆尽。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心理 “纠缠”定律——我们的大脑往往容易为一些不相关的小事纠缠,而导致精神无法集中,或者注意力发生偏差。
你越在意,偏差就越严重,你纠缠得越久,事也就越烂。如果你和烂事纠缠一辈子,那么你永远都会陷在廉价的生活之中。
婚姻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这种“滚雪球”式沟通:你说这件事儿,TA跟你扯另一件事儿,结果事情越扯越大,情绪越扯越烈,最后两人根本不知道对方最初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只被暴力的情绪所引导,成为了情绪的奴隶。
这种婚姻就是“记账式”婚姻,心里拿个小本本,对方一点不好,一点过错就记下来,一点一滴不放过。原本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被一遍遍“重申”,本来微不足道的小矛盾,时间久了也被描成婚姻生活的黑点,最后埋下定时炸弹。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和一个烂人为了点儿事纠缠一辈子,其实自己也丧失了“机会成本”。
如果你为了一斤馊掉的豆腐和女友斤斤计较最后导致分手,你俩的爱情和你的爱人也就值一斤馊掉的豆腐;
如果你为了一个打碎的花瓶,把孩子打得不敢大声说话,那么你孩子的勇气也就值这个花瓶了;
如果你为了一句话纠缠几十年,那你几十年的价值也就值这句话而已。
夫妻最好的沟通是,沟通就事论事,当我们谈论这件事时,其他事先让道。任由情绪先行,夫妻俩的架永远吵不完。如果做不到放下情绪沟通,不妨来一次“情绪存档”,该发的火先“存档”,改天有时间了再发,当下,把现在该解决的解决了才是关键。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