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马应龙痔疮膏成国外抢手货

2017-08-04 13:11:09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FDA曾发布痔疮膏掩盖病情警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李国栋表示,痔疮从中医角度本就属于下焦湿热,而马应龙痔疮膏所含中药成分大多为清热解毒之效,因此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马应龙痔疮膏,是我国患者较常用的痔疮药膏之一,但这些外用药都不能治愈痔疮,只有缓解作用。”朱刚说。

  据了解,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主要成分为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珍珠、(煅)炉甘石粉、硼砂、冰片、琥珀等中药材,辅料为黄凡士林、羊毛脂、二甲基亚砜。按我国中医理论,炉甘石可消肿止血,冰片可消炎止痛,牛黄可清热镇惊,珍珠琥珀为解毒散瘀、生肌止血之品。

  2013年,美国FDA曾发出使用“痔疮膏掩盖病情”警示:此类药膏带有一些挥发性成分,给痔疮带来疼痛缓解后的清凉感,但并不能治疗痔疮。FDA同时建议,痔疮出现疼痛往往预示血栓形成,需要去医院正规治疗,用痔疮膏会掩盖病情。

  “手术对于痔疮不是一劳永逸。即使进行手术,术后没有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痔疮也会有很大概率再次复发!”朱刚副主任医师强调,痔疮治疗需特别注意日常保健。

  马应龙痔疮膏国内外配方有别

  记者在亚马逊(美国)网站上发现还有一款美国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包装和国内版略有不同,并在一旁表明“此商品不派发给中国”。

  记者仔细对比美国版和国内版药品发现,两者成分有一定差异,国内所售版本多了牛黄、炉甘石、琥珀及二甲基亚砜。

  全球最大药物信息网站Drugs.comOTC(非处方药)数据库显示,10g装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在美标注ActiveIngredients(有效成分)为氧化锌、凡士林和羊毛脂,而常见中药成分琥珀、麝香酮、珍珠、冰片等列入InactiveIngredients(无效成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李明表示,人工牛黄、炉甘石、琥珀及二甲基亚砜四种成分都是常见中药,多有消肿清热效果。“氧化锌”源于炉甘石,对皮肤有滋润和保护作用。2015版《中国药典》曾提出,炉甘石可以经过一些反应产生特定氧化锌成分,有收敛舒缓作用。牛黄和琥珀则未获FDA批准准入,药物有效性无法确定。

  多位药师表示,中药在进入FDA审批之前,按照FDA标准须公开药物配方,提供中成药每一种成分含量及功效说明,这对复方类中成药比较困难。“我国CFDA和美国FDA对药物检测标准不一,中药化学成分和微生物含量等并不能完全按FDA检测要求分析,这也造成中药在参与FDA检测中常出现一些尴尬。”李明说,比如配方中的冰片是我国传统中医消炎止痛常用药,FDA则认为冰片中含龙脑,会导致过敏。

  马应龙药业董秘夏有章曾公开表示,目前马应龙中成药复方产品海外销售份额不足总销量2%,肛肠市场仍以国内为主要目标。中证网最新评级介绍显示,2016年10g装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销售额收入约2.4~2.8亿。

  相关阅读

  马应龙药业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创始于公元1582年,历经400多年发展成长为一家专业化医药类A股上市公司。马应龙以肛肠及下消化道领域为核心,旗下也包含止咳、皮肤等系列药物。据马应龙2015年财报数据,马应龙年营业收入约17.9亿元人民币,其中肛肠治痔类产品营业收入接近6亿元。

  究雅活性肽祛痘乳上市

  一种不含抗生素激素的新型高效“究雅活性肽祛痘乳”,最近由珠海究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放市场,这将给数以亿计的痤疮患者带来福音。

  以中国工程院侯惠民院士、付小兵院士及王泽胜高工主持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的东亚蝎毒腺cDNA文库中筛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抗多肽BmKnh2基础上,研发新型的祛痘配方,微量稀释法检测本品的主要成分蝎活性多肽对痤疮丙酸杆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MIC(最小抑菌浓度)为3.12~6.25ug/ml,抗菌能力等同甚至优于一线药品万古霉素(4~8ug/ml);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究雅活性多肽祛痘乳具有明显的抗痤疮丙酸杆菌及耐药菌(MRSA)的作用(p<0.01),和促创面愈合的作用。科学家们还将蝎活性多肽和其他有效成分协同作用,使祛痘效果更好,绿色安全无副作用。

  本研究源于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课题——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病原菌的新型天然多肽药物研制(课题编号:2009ZX09103-612),并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710168525.6)。

  (王 辉)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