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倪萍登上央视节目《朗读者》的舞台,
她朗读了自己的书《姥姥语录》里的一段文字,情动荧屏,令不少观众落泪。’
倪萍《姥姥语录》节选:
我生孩子的喜悦姥姥是第一个知道的。
孩子有病的消息姥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我不想让90岁的姥姥再替我分担这份苦难了,尽管我自己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下去的。
夜里躺在床上,想着姥姥说的话:“天黑了快睡吧,孩子,天亮就快起来。”
姥姥把不可避免的灾难说成是“天黑了”。
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难事儿了,你得认命。认命不是撂下(放弃),是咬着牙挺着,别在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光了。好事儿来了预先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儿咣当一下就砸在你头上了,这些灾难从来不会通知你。能人是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
我也就是孩子病的那个月开始抽烟的,初次点上烟的时候,姥姥看见了,相当震惊,她知道孩子问题大了去了,否则我不会是这番景象。姥姥苦于帮不上我,主动提出回老家,她叮嘱我:“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我努力地想和姥姥笑一笑,只是嘴角往上翘,眼泪往下流,喉咙里热得一个音都发不出来。
姥姥拍着我:“你要是救不了孩子,谁都救不了。姥姥知道,你行!”
我开始不哭了,我坚强地抱着孩子踏上了去美国的求医之路,这一走就是12年。直至去年,大夫对我儿子说:“等结婚的时候再来检查吧,一切很好,祝你好运。”这大好的消息姥姥已经无法知道,姥姥在她99岁那年走了。
倪萍陪伴全国观众度过了13个央视春晚。然而在2004年,倪萍4个月大的儿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他的眼睛会慢慢看不见,甚至会死亡。倪萍为了儿子赴美求医,退出央视舞台。2014年,倪萍又重回央视舞台,主持火爆全国的《等着我》。然而,观众却发现,年过50的倪萍有了异于同龄人的苍老,很多观众为之心酸。
这些年里,倪萍几乎没有对外公开谈论过自己的这段往事,而在《朗读者》中,她对董卿算是“和盘托出”。“对我来说,这些经历我讲出来,对大家也许都有一些好处,我们在苦难中变得更加坚强。”倪萍说,“陪着我一起慢慢变老的观众一直没有抛弃我,期待我。我心里有一份沉甸甸的回报,于是就有了这个朗诵。”
2014年,倪萍重返央视,做了一档《等着我》的寻亲节目,该节目延续至今已有两年,替中国无数家庭找到了失踪或被拐卖的亲人,可谓是“感动中国”。
即使有着过去的辉煌成绩,但倪萍依然觉得目前她的主持工作还有挑战,“《等着我》这个节目每次录上一天我都很累,累心。我同情这些苦难者,我努力地在帮他们,但是能力有限,所以我心里也很着急。就目前来说,《等着我》跟我从前主持的节目完全不一样,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我会尽心跟栏目形势而走。”
“如果有一天主持不做了,我可以做的事儿很多,比如我写书、画画、拍电影,这都是我想做的事。总而言之,生命中还有许多可以再上一个台阶的事。”
倪萍除了有深厚的主持功底外,在文艺方面也颇有建树。她的绘画、演戏、写作,几乎每一次“跨界”的作品都是相当精良,有人称倪萍是“主持界里演技最好的,演员界里主持最好的,画家界里文字最好的”。对这样的评价,倪萍表示,“这些对我来说不存在转换问题,拿起笔来我就能画、能写,拿起话筒来我就能主持,这些都是骨子里的。”
至于未来写书,倪萍也有自己的规划,“未来的理想是要写长篇小说,比如说,我想写一位母亲,写我的姥姥、妈妈、我这几代人。我着重写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感受,亲情和血缘的感受。”
有人问倪萍:“如果有一个月的时间,不用工作,只考虑自己,最想做什么事情?”她说道,“如果有一个月的休息时间,我就去陪儿子,因为他马上就要考大学了。对我来说,最牵挂的还是他。”
可以说,儿子改变了倪萍的职场命运,她说自己有时候会跟儿子聊聊他的未来,“我还是说你放松,你自己去选择考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我们这些年的经历锻炼了我,更锻炼了他。他很坚强。这一点我挺欣慰的。”
据扬子晚报网张漪/文,图片来自新浪微博@CCTV朗读者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