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全媒体记者 任嘉霖)2017年12月12日,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平安万家医疗联合主办的“中国基层医疗发展高峰论坛暨万家模式研讨会、中国优质基层医疗机构(TOP100)授牌典礼”在北京举行。
基层医疗万家模式研讨圆桌论坛
讲投资——
平安创新投资副总经理张江:全科诊所潜力大
平安创投是2014年底成立。在此之前,平安集团各个子公司有一些零散的医疗投资。我们专业的医疗团队也是平安集团第一支医疗基金,成立于2014年底,目前投了40多个医疗项目,管理资产85亿,已投的医疗项目40亿人民币。所以医疗也是我们重点布局领域,我们主要看的包括医药、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医疗,包括医疗信息化等等各个方面。
诊所,我们从广义上看,是整个基层医疗机构,比如诊所类的也分全科、专科和一些中医诊所和儿科诊所。现在全科发展得很快,一是可复制,二是大基层医疗非常稀缺的情况下,有些全科诊所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医院的很多门诊只能在往外剥离,甚至提出三甲医院不要办门诊了,当然这是一个提法。总体趋势会有很多功能和职能,都会到基层医院,到三甲大医院之外。
谈并购——
平安银行医疗健康金融事业部董事总经理李秋实:医疗+资本,1+1﹥2
中国平安集团把健康产业作为战略型支柱产业,我们是做银行的,也是把医疗健康单独作为总行级别的事业部,事业部资产规模已经1100亿了,主要做上市公司的并购,做了很多只并购基金和跨境并购服务。
平安银行是讲综合金融优势,债和股形式,早期、中期以及上市后的融资类并购都可以做。我们和万家探讨,因为我们有很多产业资源,上市公司有做医药流通的,有做配送和供应链的,也有做医疗服务、慢性药的,很多都是我们诊所每个单元的上游或者下游或者合作方,如果有一家流通企业和这些放在一起合作的话,整体做的时候,会发挥1+1大于2 的作用,无论诊所端还是流通企业都会受益,这是我们的初步考虑。
说模式——
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秘书长邓红照:基层医疗重在分级诊疗
深圳福田区搭建平台方面链接了很多资源,罗湖医联体模式,他们的模式是医生集团,从公立体系、大医院到小医院到社康,福田的医联体模式还渗透了对社会医疗机构绑进了这个医联体。
大家都知道医疗的重点是分级诊疗,急慢分治,更多的是要渗透到基层。但是基层医疗机构尤其社会医疗机构还面对很多资源不足的问题,用社会资本力量推动社会医疗机构的发展,非常符合中国医改方向,它给予大家的赋能,包括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这是未来基层医疗机构必须要走的走向。
话前景——
中国医药华药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蒲大卫:医药电商是中国的蓝海
在美国,商业保险、医生服务是盈利的非常重要的点,国内情况完全不一样,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的体制以药养医,这是公立为主的系统。未来对于民营异军突起的情况下,是不是仍然依靠以药养医模式?很多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我认为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药品会是盈利的来源点。
中国跟美国的医药互联网的现状对比,美国远远走在我们前面,从市场规模来讲,美国有将近一千亿美元规模,中国现在只有478亿,中国现在主要还是以B2B为主,美国以B2C为主,美国渗透率达到30%,我国现在只有2.9%,是10倍的概念。
最近几年,美国医药电商的商业模式是两种,一种以美国线下大量的实体店的O2O模式,线上下单,线下取货,另外是邮购药房。我18年就做一件事情,就是在不同品类做电商,过去两年做医药电商。中美对比来看,目前我看好第三终端医药电商的兴起,因为中国目前是全世界真正最后一块蓝海。
(运营:杨丽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