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睿茜)2017年12月12日,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平安万家医疗联合主办的“中国基层医疗发展高峰论坛暨万家模式研讨会、中国优质基层医疗机构(TOP100)授牌典礼”在北京举行。
2015年8月,深圳以罗湖区为试点,启动以行政区为单位的医疗机构集团改革,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转向“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罗湖区人口104万,现在已经家庭医生签约64万。去年基层诊疗量增加94%,今年又增加了53%。”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喜琢谈提高基层医改心得,“老百姓是买账的,是有需求的,只是还没有组织好。整合型医疗模式是目前解决中国老百姓卫生健康,包括医疗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但是光整合还不行,一定要和老百姓的健康绑定。”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喜琢
中心诊断:解决基层“器械难”
通过医联体的建设,把深圳市罗湖区5家公立医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成一体化、一个法人代表的实体性的医院集团。整合以后,检验、放射这样的资源部门成为共享中心,只有一个检验科、一个放射。
罗湖区实行了基层检查、中心诊断的模式,有5部流动诊断车。孙喜琢介绍,“只要在罗湖,无论在大街小巷,患者可以在社康中心完成超声、影像和DR诊断。民办诊所想照像,不用患者去医院,约一下,车就开你的附近,还没等返回诊室,这边片子报告已经出来了,直接转给你的家庭医生。”
网络药师:规范用药安全
家庭医生和居民是一对一关系,一旦开错药,患者一定用错药,在基层,药物伤害要比医院的三级医师负责制高很多。孙喜琢院长介绍,罗湖区引进了网络药师,有标准、流程和信息化管理平台,每张处方都由网络药师审发,家庭医生开不了处方的,开了处方也兑现不了药品。
在网络药师之上,临床药师还会做社区的药学咨询和服务,同时集团设立首席药师,为辖区所有居民提供药学服务的设计、培训、指导。
激励机制:做好全科医生预防
所有和辖区家庭医生签约的居民的住院医保支出,按上一年度为基准,加上本年度的增量打一个包,如果居民少得病、少得大病,住院消费少了,省下来的钱百分之百给到基层医疗机构,用于团队激励、购买仪器设备、人员培训。在这种机制上倒逼全科医生做好预防。
(运营:杨丽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