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基层医疗发展高峰论坛 > 活动报道 > 正文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

刘庭芳:"1+3”模式促第三方评审在中国发展

2017-12-12 13:23:49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刘庭芳教授强调,中国应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患者为导向,以独立第三方专业化、权威评审机构为主体,有职业化评审专家参与的团队。通过科学化评审标准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协同医疗机构构建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的国际医院评价模式。

(健康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小磊)12月12日,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平安万家医疗联合主办的“中国基层医疗发展高峰论坛暨万家模式研讨会、中国优质基层医疗机构(TOP100)授牌典礼”在北京举行。

\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刘庭芳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刘庭芳在“我国医疗机构第三方评审‘1+3’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探讨如何培育,发展中国医院评审第三方机构,是具有紧迫感和重大意义的课题之一。“应积极地研究中国医院第三方评审评价模式,这也是未来医改的方向之一。”

刘庭芳教授强调,中国应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患者为导向,以独立第三方专业化、权威评审机构为主体,有职业化评审专家参与的团队。通过科学化评审标准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协同医疗机构构建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的国际医院评价模式。

医疗机构第三方评审“1+3”模式中,1代表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跟国际接轨的全国性医院评审机构及人员的认证与准入平台,类似ISQua国际医疗健康质量协会,再分三个阶段进行职能转变。

刘庭芳教授介绍,第一阶段,国内医院评审评价工作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卫生主管部门主导。第二阶段是培育中国的ISQua,对政府委托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认证或者监管。第三阶段,政府主要制定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评价的实际活动由独立第三方进行。“以渐进方式,最终培育,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方医疗机构评审体系。这就是“1+3”模式的基本思考。”

刘庭芳教授肯定,平安万家医疗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先河。“平安万家医疗建立了一套针对基层诊所的标准认证评价体系,同时建立了专职评价团队。通过系统研究,将来可望能够上升为一个真正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刘庭芳教授指出,认证不是一个可以解决所有质量改进问题的“万应灵药”,但它可以为需要改进的领域提供一个系统的解决途径。“希望第三方评审‘1+3’模式研究可以促进第三方评审在中国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医疗改革的有力工具。”

(运营:杨丽萍)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