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和谐医院亮点推荐及展示 > 和谐医患焦点新闻 > 正文

第九届健康中国和谐医患论坛

2017-10-19 17:31:56来源:|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活动介绍:12月3日,由健康时报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年度论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各省市卫生计生委、北京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多家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我国当下医患关系问题。

健康时报记者 张爽

活动介绍:12月3日,由健康时报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年度论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各省市卫生计生委、北京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多家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我国当下医患关系问题。

“医生遭患者家属报复致死、儿科医生被杀、医患关系告急”……打开新闻网页、报纸,每个关于医患关系的新闻题目都显得触目惊心。大量的医患关系的报道给人们制造了一个医生不可信、患者不讲理的“拟态环境”,其实医患关系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差。

别被“拟态环境”骗了

随机问一个普通的医生您跟患者的关系怎么样呢?绝大多数医生的回答都会是“挺不错的。”但是一说到整体环境下的医患关系,总让人觉得不尽如人意。在当下,从来没有哪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和他们的被服务对象存在如此之大的隔阂,这就是当下媒体放大的作用造成的“错觉和假象”。

医患矛盾不是只在我们国家凸显,其实全世界都存在。存在医疗难免就有医疗纠纷,再完美的医术和先进的设备也难免出现意外。以美国为例,《新英格兰杂志》专门发表了美国医务工作者的职场暴力的文章,2013年全美发生了9200起医疗暴力事件(包括语言暴力),涉及人身伤害的是2600起,而且也出现了杀医案件,患者枪击了治疗的医生。

对比我国的数据,2015年全国门诊量是77亿人次,伤医扰序、涉医案件是4700件,刑事案件1058件,如果用涉医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除以门诊,应该是百万分之几的概念,如果把伤医扰序案件数除以365,每天大概报10件。数据数据差不多,可是为什么就会觉得我国的医患关系更紧张呢,跟媒体有关系。

媒体如果每天发的新闻都是大量的伤医、辱医、杀医的新闻让人们觉得医患关系很紧张,事实上我们不能笼统的认为暴力伤医新闻的存在就等同于当下真实的医患关系,其实现状没有那么糟。”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在“第九届健康中国年度论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主题论坛”上发言中强调说。

别让“急病”变“慢病”

现在,国家整体处于大转型期间,各个领域都在急速发展变化,矛盾处理不好就容易激化成伤害。医患矛盾是众多矛盾中的一个,现在正是由于社会转型一时之间激发的“急病”,其实之前的很多年,尊医、敬医、爱医依旧是主流,所以我们不能让这个“急病”转变成“慢病”,一旦伤医、辱医成为主流,后果会很严重。

其实,医患矛盾有时候是很简单、很细小的的问题,为什么还会造成最后的悲剧,跟患者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性格情绪,尤其对于医疗的认知水平都有关系。医患关系是一个人际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等众多因素。

“医生,不管花多少钱您能治好病就行。”这是在医院患者家属最常说的一句话,可见人们通常会把金钱和治病对等起来,这是不对的。患者必须明白医疗是有局限性的,不是金钱能完全解决的事。“患者关注的重点是我的病最终有没有治好,而医生更多的是注重诊疗过程是否合理,一个重结果,一个重过程,能没有矛盾吗?”北京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魏亮瑜说。

医患矛盾还跟平时的医疗科普的普及程度有关系。不久之前的“纱布门”新闻,如果患者多一些医学常识,或者医生多一些解释沟通,也不会让患者家属如此不满意,对医生误解很大,加上媒体的报道放大,整个社会对医生也有了误会,舆论一度一边倒的谴责医护人员,整个社会的整体医患矛盾自然就大了。

交流和媒体是医患关系调和剂

和谐的医患离不开尽职的医生和理解的家属这两个主体,而其中的调和剂一是沟通,二是媒体。

看病时多解释一句病情、多一句安慰的话,患者不是都不通情达理的。门诊人多,医生辛苦有时候可能不必要嘱咐的话就少说了一句,家属也别嫌医生冷漠,累的时候谁都不爱多说话,只要不影响治疗就请多体谅医生。“医疗意外不可避免,但是医患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大家多理解一点就能解决。”

对于医患关系的报道,媒体工作是个技术活。矛盾可以报道,但是一定不要无限放大,造成坏的影响。要宣传我们医学风险性,医学是没有百分之百的。媒体有时候过度描述过程,尤其是网络自媒体时代爱重现第一现场,这个非常不好。第一是恶性刺激,第二会诱发犯罪。媒体还有个责任也是义务,就是要尽量宣传正确的科学的科普知识,不要让人们因为无知、不了解造成对医生的误解。

相关阅读:

学学这样的医生患者

患者:在历史上,梁启超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患者。他在协和得了病,他一定选择看西医,做手术没成功,报纸开始骂,很多文人出来写文章。没想到梁启超自己写了一篇文章为医生辩护,后来即便出了这样的事临终还是在协和医院走了。他知道只有支持医生西医才会在中国快速发展。

医生: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华益慰,华医生的事都是在细节上面体现着处处为患者着想。推荐华医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好医术,而是他一辈子没让患者肚子着过冰凉的听诊器,临床开始就学会在出诊之前把听诊器在自己肚子捂热了。就是这样的小细节,患者能不满意吗。

还有一件小事,华益慰医生早晨进病房第一件事都是快速过去摁住起身的患者,因为他知道每一位患者,在他一进来都要挣扎从床上起来是很难的一个动作。但是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过去摁住,这都是将心比心,他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行动。

扫二维码关注和谐
       医患亮点推荐专题
      

(运营:毕晋锋)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