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医论坛 > 焦点新闻 > 正文

所有职业中,医生最无法速成

2017-09-21 18:14:24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当在医学院校苦读十年,当在病房度过一个个长夜,当被赋予职责、使命和成功,也承担着挑战、风险和质疑,带着问题越走越远,当初的答案是否经受住了理想照进现实的考验?

(健康时报记者 徐 瑶 徐婷婷 叶正兴 田 茹)在所有职业中,医生,特别是优秀的医生是最无法速成的。从医学生到住院医师,从主治医师到主任医师,要耗费漫长的光阴,短则一二十年,长则三四十年。而从一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位名医、大医,则需要一生持续不断的磨砺。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 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卫生技术人员800.8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达319.1万人。

为什么要当医生?当在医学院校苦读十年,当在病房度过一个个长夜,当被赋予职责、使命和成功,也承担着挑战、风险和质疑,带着问题越走越远,当初的答案是否经受住了理想照进现实的考验?

新闻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8月17日发布后引起全国医卫工作者的热烈反响。总书记在一年前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经人民日报批准,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的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将于9月22日上午在北京召开。

会议以“尊医重卫,倾听800万医者的声音,关爱800万医者的成长”为主题,广泛邀请国家卫计委医疗管理专家、知名三甲医院院长、医生培养教科研学者、全国优秀医生等各领域代表,精心设置四大主题系列演讲,营造尊医重卫、名医成长的社会氛围,引领主流媒体对医生成长的舆论环境支持,展示国之名医的群体形象,推动中国医改纵深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等22个专业分会联合主办。22个分会主委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团联合主席。

\

从医之路,从来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名医,不是职称、职位,不是考核标准,而是精湛的医技、良好的医德,和患者的口碑。

要成为一名名医,需要经历长期与医书和病人打交道的过程。扁鹊见蔡桓公而知病,张仲景断王仲宣眉落半年而死,这都是长久研习和临床实践的结果。

不论是古代“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壮志,还是现在为治病救人而学医的豪情,从医之路,从来都是个艰苦的过程。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曾回顾自己的学医生涯,从进医学院到去美国进修学习的二十年间,下过乡,进过厂,去过河西走廊,也上过世界屋脊,长年劳累的住院医生经历,个中艰辛可能是很多年轻医生难以想象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的求医之路亦是艰辛。17岁背井离乡,由汕头坐货轮去上海读大学,货轮上没有床位,晚上只能睡在露天的甲板上或货物堆上,赶上下雨更是难熬。“当时我想考上海医学院,”曾毅回忆,“但赶到上海时已错过了考试的日子,只能先考到复旦大学。”直到第二年,才如愿考入上海医学院。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38年前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基础医学专业,免疫学是当时“最时髦”的学科,但毕业后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后,他坚决地转入“中国风湿病之父”张乃峥教授所在的风湿科,跟着其他比自己年资低的人,从实习医生做起,学写大病历,学习查房问诊,一步步积累临床经验,24小时都在医院里,过着“病房—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曾小峰37岁便成为主任医师。

医学之路,从来就不曾轻松。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过往的艰难生活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学医之路依旧艰辛漫长。

从医学院校毕业后的医学生,只能算得上是半个医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还需要进行临床的规范化培养。

范博(化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博士生,读完本科、硕士、博士11年后,还要经历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在培训基地学习并通过考试后,还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整个周期耗费14年。

2014年起,我国正式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

2015年底,国家又试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3+X”模式,即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和进行了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进行2~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这是一项崭新的国家政策,目的是为了让培养出来的医生,有一致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病人才能得到一致的诊疗服务。正如曾小峰教授认为:“医生,归根结底是一份职业,医生培养应该走向‘职业化’。”

到2020年,我国将培养住院医师50万名、培养全科医生15万名、培训公共卫生医师5000名……国家卫计委在年初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试图通过数字表达一份决心:我国将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初步建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名医生的周期之长由此足以显见。

胡大一教授曾用华山论剑来形容医生的成长过程。医学院刚毕业时,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不会看病,对医学理解不深,职业的第一个10年须认真打好临床基础,学会看病;第二个阶段,手中有剑,心中无剑。会看病,但对医学仍没有深刻理解,从研究层面、哲学层面、社会层面,仍是心中无剑,这10年可以选择具体的研究领域并努力创新,再继续成长,才能做到手中有剑,心中有剑,领悟医学真谛;第三阶段便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此时应该培养新人发展;第四阶段医生可以游山玩水,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无剑。

值得一提的是,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实践者、教育者、探索者的医生,做任何一件对患者、医疗有意义的事情都需要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山不停止,挖开山以后也不能借山生钱,把名利想开了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有意义的事。

医生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备受尊重的职业

一名医生要从成长走向成熟,需经过漫长的临床实践历练。

“肩承责任,恪守诚信,厚积知识,敬畏生命”,在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名誉主委、中国急诊医学奠基人王一镗的办公室内,一直悬挂着一副他亲笔手书的书法。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正是诸多名医的真实写照。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兰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郑树森,是学界少有的院士伉俪,如今学生对他们的评价依旧是“医学狂人”。

李兰娟院士曾自述自己和郑树森院士的工作状态:“经常是他在台上做手术,我在实验室讨论问题,弄到半夜一两点是常事”。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两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就是起床后到抵达医院前的这一点时间,交流的话题也是以类似“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的内容展开。他们在实验室迎来2014年的钟声,2015年、2016年、2017年依然从实验室开始。李兰娟利用10年的时间所创立的“李氏人工肝系统”,也使得我国急性、亚急性肝炎治愈率从11.9%提高到78.9%,是世界上医治人数最多的人工肝系统。

作为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的开拓者、先驱者之一,刘力生和高血压打了一辈子交道。刘力生教授主导的“首钢模式”经由WHO向全球推广。中国高血压防治也因此走在国际前列。1999年刘力生被推举为世界高血压联盟副主席,2006年当选为主席,2009年连任,这是中国人在专业组织中担任的最高职位。如今从医几十年的她依然坚持每天早上8:30之前赶到北京西四环外的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办公室办公。她一直坚信,“只要你认定了方向,就一定能走出一条路来。”

庞大的人群,丰富的病例资源,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整合这些资源,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医疗科技争先优势。2016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食药监总局等5部门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认为,13多亿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应加大临床研究投入力度,全面加强临床研究医学研究。

也就是这样的坚守,医生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备受尊重的职业。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曾分享过一段难忘的经历,在九十年代带领医生团队去日本考察学习,当时有人专门来拜访,这让中国去的医生们很奇怪,“我们不是政治代表团,不是经济代表团,也不是外交代表团,仅仅只是医生”。

直到那位拜访者说了一句:“我一辈子想当医生,可是考不上,我尊敬医生!”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会长郭树忠介绍,在美国,收入最高的两个职业是医生和律师。美国民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美国人对自己的医生和医院赞不绝口。

诚然,现在的医患矛盾时有发生,甚至有人认为,许多医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医。但说到医学传承,其实很多医生都出生在医学世家。

我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王吉耀教授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培养成了医学教授。不仅如此,对于自己的孙子、孙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王吉耀教授就给他们灌输以后要做医生、治病救人的理念。

这样的教育是身体力行的,王吉耀教授回忆,自己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六岁,休息日,她带着孩子到家附近的公园,孩子们自己玩,她就坐在边上读书。有的时候下班没时间吃饭,拿着两个冷馒头就跑到医学院去听课。

“看到我一生为了医学而奋斗,他们在高考的时候也自愿填了医学专业,我当时想让小儿子填报别的专业,我们家几乎所有人都是医生,连个会换灯泡的人都没有,但小儿子自己的意愿还是医学,治病救人或许就是渗透到血液里面的基因。”王吉耀教授说。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引起了全国医卫工作者的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年前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也曾强调:“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

2017年1月,国家卫计委《“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卫生计生人才将比2015年的1069.5万人增加185.5万人,总量达到1255万人,将通过破除束缚人才发展机制、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调动积极性。

只有既能治病又有人文关怀的医生,才能最终成为大医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我说,一是他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二是他必须热爱自己的病人;三是他必须热爱自己专业的疾病;四是他必须善于与患者沟通。医学人文的核心就是重视、关爱和尊重患者。”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认为,只见疾病不见“人”的医生,也许可以走得快,但未必走得远。只有既能治病又有人文关怀的医生,才能最终成为大医。

中国心血管病有创性检查和治疗奠基人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陈灏珠院士,有“神州第一刀”之称的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院士,“疼痛之父”韩济生院士,我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原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院士……他们能成为医学大家,靠的不仅是医学技术的精进,更是对患者极端热忱的医学人文。

已经93岁高龄的陈灏珠院士,找他看病的人不少,日程依旧排得满满。多年以来他一直保持着年轻时看病的习惯。冬天会把手搓热再接触病人,听诊器也用手暖一会儿再放到病人身上。

吴孟超是我国肝脏外科医学的一面“金牌”,对于风险很大的手术,有人好心劝说不要做,万一有个闪失,可能毁了一世英名。吴孟超却坚定地回答说,名声没有人命重要。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医生,B超、CT可能会有误差,只有对病人亲自查体才能判断准确。

中国自古就有“刮骨疗毒”这样的历史典故,很多人觉得忍受疼痛是一件高尚的品格,并不觉得它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然而国际著名疼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却要征服这个难题,缓解患者之病痛。当初疼痛科一时半会儿建不了,韩院士就另辟蹊径先成立疼痛学会。我国的疼痛科也是唯一一个“先有学会,后有学科”的科室。自此,疼痛患者有了专门的门诊可看。

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著名专家韩德民院士,每一次面对慕名而来的病人,总是亲近随和、体贴患者。他会在轻松的交谈中告诫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时检查时间过长,他也会轻拍患者背部,关切地说声“辛苦了”。在韩德民看来,一名好医生要时刻注重病人的感受,只有永远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施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韩德民曾自我定位是“一块磨光了的铺路石”,他全身心为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而披荆斩棘。“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始终支撑着我,心存强烈的使命感,在各种利益面前才会显得超然。”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曾向习近平总书记推荐收看纪实真人秀《急诊室故事》,“这部剧直面医患矛盾、信任危机,让观众感受到救治病患过程中各种情感迸发。就我看来,99%的医生是优秀的,99%的患者家属是好的,分析下来,引发纠纷的原因还是相互之间不信任、不理解。”贾伟平说,她自己甚至还专门做了回访。“患者看完这节目后说,我要是对医生信任点就好了;医生则说,我要是对患者耐心点就好了。”

贾伟平用了节目里的一句歌词来直抒胸臆:“生命有痛,可是有你真好;生命有痛,可是陪你真好。”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在部分医疗机构中,医生越来越依赖技术和设备,而蕴含于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却悄然远去,引起患者和社会的不满。实际上,医学人文的建设,是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一剂良药。应该在医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补上医学人文的学习内容,教育学生做有人文方法、人文素质的医生。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让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曾益新表示,我们过去的教材更多的倾向于关注专业,关注技术,但是对如何把人文精神体现到所有的教学环节,包括每一本教材,每一个章节,每一段内容里面去,都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同时,张雁灵会长认为,如何让医务人员真诚的关爱和尊重患者,自觉的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何让他们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持住医者职业操守,这也引出医学人文建设的另外一个侧面,即医院管理者对医生的内心需求是否给予了足够关注,医生的工作环境,家庭生活以及职业生涯等价值需求是否放在了管理者的心上。

生命在医生面前是神圣的,也是至高无上的

医生不止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方式。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的理解中,人文是医学的一只翅膀。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学工作者需要超高的技术,更需要人文关怀。医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能调节自身压力,还能推动和病人之间的良性沟通。在诊室里面坐着的两个人首先应是朋友。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就是医患关系。患者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了医生,应该是最亲密的朋友。

但医生绝不是机器人,每一个医生应该有个人的生活和爱好,这也是医生成长为名医的道路上必须有的修炼沉淀。

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的一大爱好就是在出差的高铁或飞机上写词谱曲,2016年北大医学部结业典礼歌曲《同窗之谊是没有血缘的亲情》就是詹院士作词作曲,央视《开讲啦》节目上,他也在学生面前展示弹奏琵琶。

97岁的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会画国画,颇擅丹青,国外很多儿童医院都收藏着他的画。张老常说,心灵是放在手巧前面的,小儿外手术难度大,他总能忙里偷闲画几幅国画给自己调节身心。

这样的医生还有很多,比如国内神经外科领域权威、宣武医院凌峰教授,在抢救过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后,开始用心地做慈善去帮助更多人;每年三分之二的肺移植手术都要经过无锡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的手,他的爱好是喜欢跑步和篆刻,他认为跑步给了他耐力和毅力,而篆刻给了他一双外科医生的巧手和追求完美的习惯。

医疗的基本模式是医生和病人,医疗更多的是有时治愈,经常关怀,永远安慰。生命在医生面前是神圣的,也是至高无上的。

张雁灵会长认为,激发医务人员的向善情感是卫生计生工作管理者的责任,医务人员需要有忘却自我的献身精神,同时他们也需要被信任、被关怀。在整个医生成长生涯中,社会如何关照医生,如何理解医学,不仅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

成长为名医的这条路,有荆棘,也有玫瑰;有腐朽,也有神奇;有起点,却永无止点。

只有既能治病又有人文关怀的医生,才能最终成为大医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我说,一是他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二是他必须热爱自己的病人;三是他必须热爱自己专业的疾病;四是他必须善于与患者沟通。医学人文的核心就是重视、关爱和尊重患者。”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认为,只见疾病不见“人”的医生,也许可以走得快,但未必走得远。只有既能治病又有人文关怀的医生,才能最终成为大医。

中国心血管病有创性检查和治疗奠基人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陈灏珠院士,有“神州第一刀”之称的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院士,“疼痛之父”韩济生院士,我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原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院士……他们能成为医学大家,靠的不仅是医学技术的精进,更是对患者极端热忱的医学人文。

已经93岁高龄的陈灏珠院士,找他看病的人不少,日程依旧排得满满。多年以来他一直保持着年轻时看病的习惯。冬天会把手搓热再接触病人,听诊器也用手暖一会儿再放到病人身上。

吴孟超是我国肝脏外科医学的一面“金牌”,对于风险很大的手术,有人好心劝说不要做,万一有个闪失,可能毁了一世英名。吴孟超却坚定地回答说,名声没有人命重要。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医生,B超、CT可能会有误差,只有对病人亲自查体才能判断准确。

中国自古就有“刮骨疗毒”这样的历史典故,很多人觉得忍受疼痛是一件高尚的品格,并不觉得它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然而国际著名疼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却要征服这个难题,缓解患者之病痛。当初疼痛科一时半会儿建不了,韩院士就另辟蹊径先成立疼痛学会。我国的疼痛科也是唯一一个“先有学会,后有学科”的科室。自此,疼痛患者有了专门的门诊可看。

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著名专家韩德民院士,每一次面对慕名而来的病人,总是亲近随和、体贴患者。他会在轻松的交谈中告诫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时检查时间过长,他也会轻拍患者背部,关切地说声“辛苦了”。在韩德民看来,一名好医生要时刻注重病人的感受,只有永远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施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韩德民曾自我定位是“一块磨光了的铺路石”,他全身心为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而披荆斩棘。“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始终支撑着我,心存强烈的使命感,在各种利益面前才会显得超然。”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曾向习近平总书记推荐收看纪实真人秀《急诊室故事》,“这部剧直面医患矛盾、信任危机,让观众感受到救治病患过程中各种情感迸发。就我看来,99%的医生是优秀的,99%的患者家属是好的,分析下来,引发纠纷的原因还是相互之间不信任、不理解。”贾伟平说,她自己甚至还专门做了回访。“患者看完这节目后说,我要是对医生信任点就好了;医生则说,我要是对患者耐心点就好了。”

贾伟平用了节目里的一句歌词来直抒胸臆:“生命有痛,可是有你真好;生命有痛,可是陪你真好。”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在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表示,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在部分医疗机构中,医生越来越依赖技术和设备,而蕴含于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却悄然远去,引起患者和社会的不满。实际上,医学人文的建设,是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一剂良药。应该在医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补上医学人文的学习内容,教育学生做有人文方法、人文素质的医生。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让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曾益新表示,我们过去的教材更多的倾向于关注专业,关注技术,但是对如何把人文精神体现到所有的教学环节,包括每一本教材,每一个章节,每一段内容里面去,都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同时,张雁灵会长认为,如何让医务人员真诚的关爱和尊重患者,自觉的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何让他们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持住医者职业操守,这也引出医学人文建设的另外一个侧面,即医院管理者对医生的内心需求是否给予了足够关注,医生的工作环境,家庭生活以及职业生涯等价值需求是否放在了管理者的心上。

图片选自由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的健康中国(2017年度)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朱智辉、梁宝印、张 涛、胡瑞赢、王其超、牛宏超、刘桂珍/摄

(运营:荆雪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