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特约记者 崔玉艳)姚明身高有2.29米,他妻子叶莉身高1.9米,他们的女儿才6岁,个头已经到了妈妈的手臂处,身高大约在135cm~150cm之间,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女生的身高,这不得不让人感叹遗传基因太强大。但身高也不是全靠遗传,而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后天的营养、运动也是重要因素。
专家介绍,关于孩子身高的预判有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参考了爸妈的身高,计算了遗传背景:男孩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女孩高(cm)=(父亲身高-13+母亲身高)÷2±5cm。那我们算一算,姚沁蕾身高(cm)=(姚明229-13+叶莉190)÷2±5cm,也就是在198厘米到208厘米之间。公式中±号体现了后天因素,如果发挥不好,身高减掉5厘米,发挥得好,又能加上5厘米。所以,后天好不好,也能对身高造成10厘米的影响。
七分天注定,生长空间看骨龄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学年龄(骨龄)。骨龄即骨骼年龄,可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比如说孩子的实际年龄是9岁,但他的骨龄测出来是11岁,那他的生物年龄提前了,以后生长的空间就少了两岁。专家建议,担心孩子身高的父母,在孩子4岁和8岁时做骨龄检查。
孩子长个有两个飞跃期。一个是3岁以前,差不多ÿ年能长25厘米;另一个是青春发育期,男孩在9~14岁,ÿ年长8~10厘米,十八九岁达到终身高;女孩在8~13岁,ÿ年会长7~9厘米,十五六岁达到终身高。这两个时期,家长要密切关注。
三分靠打拼,营养运动不可少
爸妈如果身高条件比较好,对孩子的身高也不要ä目乐观,因为身高后天因素占30%,影响孩子发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疾病引起的,如生长因子缺乏症(侏儒)、甲状腺素低下、脑垂体肿瘤等;提前发育,比如性早熟,导致骨龄生长周期缩短,骨骺提前闭合;特发性矮小,即不明原因的矮小。
在后天因素中,性早熟影响最大,这可能和饮食、后天环境等有关。比如,在青春期,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比如看了成人书籍、电影、电视,也会让他们性激素分泌旺盛,从而缩短发育周期。这也是家长需要关注的。
要想个子高一点,如果先天遗传优势不明显,可以去弥补后天因素,多锻炼、补营养、睡好觉,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供给足够而不过量的食物,均衡而不偏颇的营养:有足够的运动,多做长个子的运动,比如打篮球、打排球和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和骨骼,促进生长。这样可以把先天所赋予的生长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达到自身的理想身高;不可忽视饮食,要补充蛋白质和钙。豆类、虾、螃蟹、贝类、海藻、牛肉、鸡肉、肝脏等含有“胺基酸”的食物可以多吃。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