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七年的胃药买不到了
“我吃这个药近7年了,现在跑了海淀区的很多家三甲医院都没买到药”,海淀区76岁的刘女士向健康时报记者哭诉。原来,刘女士在2009年被检查出患有萎缩性胃炎,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长期服用吉法酯片,到如今,七年多的时间里,每天三次,从不间断。
不过,就在最近几个月,刘女士发现在医院买药变得很困难。她先后来到解放军第306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空军总医院等三甲医院购买,可在询问医生后发现,几家医院药房里竟然都缺货。
从前一天吃三次,很规律地服药,到现在只能一天吃两次勉强维持,刘女士手上只剩下两盒药。最后一次去北大医院,刘女士向消化内科主任医生成虹询问了吉法酯片的情况,成医生表示,这种药现在全国断货,目前只有北大医院等少数几家医院有少量存药。
“到底为啥断货呢?七年来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再买不到药,我可真就没有药吃了……”刘女士无奈地说。
吉法酯为什么断货?
记者分别联系北京朝阳区三九朝阳药店、济世堂药店、睿达惠康大药房、惠民平价大药房以及大兴区的鹏康愈宁大药房等五家药店,几家药店的店员都表示,吉法酯片缺货已有1~2个月的时间,天津、上海的药店也是如此。一家店主还抱怨,厂家一直没有货,最近每次进货都进不来。
据吉法酯片生产企业生晃荣养药品株式会社中国唯一代理商北京生嘉天顺咨询有限公司孙姓负责人介绍,最近吉法酯片缺货,确实是由于进口药品注册证到期,需要更换新证,因库存比较少,部分地区断货就不可避免。
根据原卫生部发布的关于换发《进口药品注册证》的规定,药品生产厂家或其代理商自愿向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申请,且须在原注册证失效前6个月提出,如果厂家提交资料不及时,新旧注册证的承接很可能有断档现象。
2016年5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进口药品旧证换新证待领信息名单,其中就包括日本生晃荣养药品株式会社生产的受理号为“JYHZ1300380国”的吉法酯片。北京一家专门从事国内外药品相关注册与认证咨询的康利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面临批号到期的药品,一般换新证的一系列审批流程需要10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资料准备不充足,文件返还重新提交,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正是这个空档,最容易造成药物短缺。”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未获得换证的品种,从原《进口药品许可证》或《进口药品注册证》失效之日起,国内进口单位就不能再签订进口合同。失效日前签订的进口合同,口岸药品检验所才可接收报验,而失效日后到货的药物则拒绝进入。
可合理选择替代药物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厉万英表示,类似吉法酯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胃病药物还有很多,如果长期服用的药品暂时缺货,可以选择一些同类药物替代。
据厉万英医生介绍,西安地区的医院和药店很少使用吉法酯片,而与它类似的药物例如麦滋林,和吉法酯一样,主要成分最初也是从卷心菜中提取出来分离得到,两种药治疗胃病异曲同工,效果都很好。如果实在买不到吉法酯片,先吃些麦滋林也是可以的。对于像刘女士这种高龄萎缩性胃炎患者,吃一些专治药也很好,例如胃复春和摩罗丹等,效果都不错,而且价格很便宜,完全可以作为常用药短缺时的备选。
专家建议,由于审批流程或厂家生产过程中的特殊原因,药物可能会出现短暂断货,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在此过程中,患者可前往医院就医,根据医生给出的合理诊疗意见,选择替代性治疗药物或方法,不要耽误正常治疗,延误病情。
此外,记者从生嘉天顺公司负责人处获得最新消息,最近对于进口药品吉法酯片的再注册已通过,进口流程已经正常,全国各地区正在逐渐恢复供应。目前,北京地区三甲医院已经开始陆续供药,最近这几天,在三甲医院都可以买到吉法酯片。北京朝阳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崔向丽介绍,现在朝阳医院已经开始售卖吉法酯片,药量比较少,急需患者可以前来购买。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