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量腿围早查深静脉血栓

2016-11-08 03:39:40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静脉血栓栓塞是造成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造成静脉血栓栓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静脉血栓。

  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佟明笑护士长在“别让血栓拴住你”校园公益活动上指出,8类人是深静脉血栓主要攻击的目标人群,分别是:手术时间较长的术后患者(手术时间大于45分钟);久站久坐、长期卧床的人;老年人(年龄越大,风险越高);肥胖患者;怀孕、产后女性;肿瘤或接受化疗患者;有深静脉血栓家族史的人;有静脉曲张的人。

  佟明笑说:“这些人之所以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更高,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静脉血回流速度会变得缓慢,导致血液黏稠度变高,血液中的物质容易凝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尤其发生在下肢的情况居多。”

  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两种危险。

  第一种可能是形成的血栓不能牢固的“长”在血管壁上,一部分血栓脱落下来,随着血液漂流到了肺血管,阻塞了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这种情况就是肺栓塞。患者会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严重的会引起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却突然间撒手人寰的原因。

  第二种是形成的血栓长期在下肢血管中“驻扎”下来,这会引起患者下肢长期疼痛肿胀、慢性炎症及静脉溃疡,严重时会引起下肢肿胀溃烂。

  如何早期发现疾病的苗头很重要,佟明笑教给我们一个在家自查的好办法,那就是量腿围,建议上面提到的8类人经常量量自己的腿围,因为腿肿腿疼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测量方法是:髌骨上15厘米,髌骨下10厘米分别测量,测量后两条腿对比,如果右腿比左腿肿一厘米以上,就说明有问题了。如果两条腿一边肿,今天量23厘米,明天一量两条腿全25厘米了。除了水喝得多、尿少或者其他症状之外,也一定要想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应尽快去就医。

  对于教师、年龄偏大者、肥胖人群等,日常需要避免久站、久坐,不要穿过紧的丝袜,改掉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并尽可能参加各类体育运动、时常抬高双脚。其他高发人群,如术后患者,需根据医嘱服用抗凝药、卧床时勤翻身并早日下床活动、勤按摩下肢。同时正确穿戴抗血栓压力带(俗称弹力袜)可以向腿部提供梯度压力,加强血液循环,帮助预防深静脉血栓。

  在活动现场,记者还学了一个预防血栓的脚丫操,具体操作如上图,大家平时不妨抽空做做。

  相关阅读

  下肢静脉血栓要早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尹 杰

  一旦查出深静脉血栓是不是就要马上治疗?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可有些人觉得肿胀、疼痛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或活动活动就好了,不用治疗,其实这种观念不正确。

  因为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病情进展就比较快,加上急性期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肺栓塞,所以不建议忍着不去治疗。活动血栓不但不会好,反倒增加血栓脱落的几率。

  有些患者感觉腿肿点疼点对生活没太大影响,想先不治,等有症状时再治,这种想法也非常危险,随着血栓越长越大,脱落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还会堵塞血管。等有症状了,很有可能就已经比较严重了,因此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管症状是否严重都要尽早治疗。

  要提醒的是,急性期的患者要完全躺在床上,因为小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急性期血栓还没稳定时,若贸然下地活动,小腿肌肉就可能挤压血管,导致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因此急性期要绝对卧床7~10天,当血栓稳定了,才能尝试下床活动。后续就可以按照慢性期进行治疗了。

  急性期慢性期到底从哪天开始算呢?临床上一般认为是从肿胀、疼痛那天开始算。还有一个指标——D-二聚体能反映血栓的活动情况。若血栓稳定这个指标就会降低,并随着血栓逐渐溶解消失这个值逐渐接近0(正常范围<0.5mg/L)此时算作慢性期。若血栓不稳定仍在发展,栓子较大,D-二聚体的值就会比较高,这时仍是急性期。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