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我和保健品的故事

2016-02-01 15:12:1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编者按:本期话题自发布以来就备受关注,有读者专门电话询问:“怎么文章还不出?”在此编辑要谢谢各位读者热心投稿,这期话题让编辑的邮箱差点爆掉!版面有限,我们只能摘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一起品味,希望您继续关注!稿费将随后开出,同时将分别寄出君乐宝婴幼儿奶粉1盒/罐。

  买保健品 我被不法商家涮了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亲贤北街宜佳公寓 雄 健

  我是个老保健品用户,但对于保健品的感情也比较复杂。因为这个行业里不法商家太多,一不小心我们消费者就会被涮。

  最近我接了一个电话,说国家有一个健康援助项目交368元可以成为该会会员,我同意了。数日后北京瑞年国际厂家寄来一个礼包,其中有瑞立酶活化因子两瓶、盐藻素软胶囊两瓶、委员会证书一张。说此后每月15日可领取自己所需保健品六瓶,连续领10个月,货到只需出示证书不再交钱。上月15日我打他们留的电话,一个说查无此号,一个说他们不是瑞年国际。此刻我意识到自己受骗了。有鉴于此,希望其他保健品服用者引以为鉴!

  卖保健品 二姨让我们躲着走

  河北省保定市东风东路 赵向辉

  妻子的一个远亲二姨一直没有固定职业,隔段时间我们就去看望她一次。这次我们也带着孩子进了她的家门。

  二姨人很热情,见到我们又是倒茶又是洗水果地忙活。“二姨,现在保险好跑吗?”二姨之前都在跑保险,所以妻子问问。“那个我已经辞了,现在卖保健品呢,挺赚钱的!”说着,二姨就找来一摞资料让我们看。我们不感兴趣,就重找了话题。“某某的孩子病了,精神不好。”妻子说起一个熟人。“那可好!我这儿有中药,也治精神病,回头你让孩子家长来找我!”二姨又说起了她的保健品。

  “保健品还能治病?”我拿过资料看了两眼问。“保健品就能治病!这是香港研制的!后来流行到广州、上海,现在畅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人都认它,有的常年吃着。”二姨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就像背台词。但我和妻子不敢接话也不敢逗留,赶紧找个借口出来了。临走时,二姨还一再招呼:“让孩子家长来找我!”

  吃保健品 降不了血糖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大街时代佳苑 李本秀

  我今年68岁,是一名退休干部。1995年3月查出糖尿病后,我非常害怕,老想着怎么才能治好它。期间我想到了吃保健品,曾两次托人买保健品,第一次花了2800元,第二次花了3600元,不但没治好,还带来一些负作用。

  后来我再也不相信这些保健品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早饭和晚饭前都打胰岛素治疗,中午吃二甲双胍,血糖虽然控制得可以,但总感觉麻烦。2013年2月,我在电视上看到介绍保健品“盐藻”的广告,见好多人都抢着买,广告上介绍说:“60天见效,90天治好糖尿病”,我又动心了。背着儿女和老伴,我再次悄悄买了4000元的产品。因为怕被家人知道,我就把外包装撕了,用黑色包装袋包着放在柜子里,趁家人不在的时候偷着吃。可是吃了大半年,一点也不管用。

  回想起我购买、服用保健品的经历,真是不但一点事不管(对疾病改善无效),还花了上万元,给身体和心灵留下了难以恢复的创伤。这次健康时报开办的每月话题我觉得非常好,我想把我的教训告诉给读者,让大伙别再上保健品的当了。

  信保健品 蜂胶改善了溃疡

  上海市黄浦区淡水路 陈抗美

  六十多岁的我过去常常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虽然不是什么大病,疼起来还是很难受。我曾经采用一些药物治疗,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经常会复发。

  三年前的一天,我到医院看病时,一位年轻的医生仔细检查了我的病状之后对我说,我之所以会经常复发“口腔溃疡”,主要是因为免疫力较低所引起的。他建议我不妨服用一些蜂胶保健品,来提高我的免疫力。

  本来我对保健品是不大相信的,因为身边不少朋友都受过骗,但听医生如此一说,我就去某保健商品公司网购了一些蜂胶。

  当我服用了一个疗程7瓶(每瓶30粒)的蜂胶之后,奇迹出现了,口腔溃疡居然消了。于是我坚持继续服用蜂胶,并且坚持服用了三年,只是服用的数量、频次比最初时略少。这三年来服用蜂胶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感到自身的免疫力大为提高,口腔溃疡症也不再出现了。

  虽然保健品并非“神药”,有病还是需要去医院治,但对于多病的老人来说,适当服用一些质量过硬的保健品,还是有一定益处的。

  迷保健品 儿女也有引导责任

  山东省东平县老经委家属院内新南楼 张 敏

  我的父母各自有好几千元的退休金,他们乐意听老年人健康讲座,乐意买保健品,我就想:随他们去吧,他们高兴就行!

  可仅仅2014年这一年,二老就因买保健品花去了近2万元,不但没治好病,父亲的腰还更疼了,母亲也吃得身体虚胖。没办法,我只得陪他们去医院治。

  真不能这么下去了!在陪父母治疗的过程中,我开始劝他们不要再迷信保健品了,还请医生护士帮着劝。慢慢地,父母开始不信这些宣传了,不再贪那些讲座上免费发的小吃、小商品和大米鸡蛋了,就是买保健品,现在也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服用。

  这样下来,父母2015年全年买保健品也只花了2100元,但身体比2014年强多了。这也让我清楚地体会到,父母被保健品骗,儿女也是有责任的。我们当儿女的,只有多和父母交流,多帮父母问几个为什么,就不但能让父母远离那些无孔不入的保健品骗局,还能让父母的精神越来越愉快,身体越来越健康。

   编后

  读者对本月话题“保健品”的关注度相当高,不少读者一直在问文章什么时候登出,并让我们给予保健品购买建议。因为读者个体情况千差万别,编辑对一些保健品也不能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几点建议供读者参考:1、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2、服用保健品前最好找相关科室医生咨询;3、国家法定的保健品有蓝帽子标识。总之,希望读者理性购买、合理使用。

  这是因为我国的保健品产业发展得太快,保健需求强劲,但保健品市场却一直良莠不齐,“糟心”的事儿不少,不能让人放心购买,唯有自己掌握鉴别知识,合理购买,才能不上当、不“花钱买罪受”。

  一提起保健品,就少不了“老人”这个群体。确实,上了年纪的人保健需求更大,对于保健品也就更关注、更容易寄托期望。但是很多不法商家也正是看到了老人的这一心理,运用各种手段,诱骗老人购买冒牌、不合格产品。我们的老人花钱了不说,身体和心灵都可能受到伤害。曾经有一位老太太打电话向编辑救助“花钱买保健品被骗,不敢跟家里人说怎么办?”老人焦急、无助的语气让编辑也很难过。

  在没有保健品的时代,健康都是靠饮食、靠锻炼、靠医生;现在有了保健品,我们可能就忘了身体健康的本能、忘了求助正规的医疗渠道。保健品既然“出生”、发展,说明有其合理之处,用对了它能让我们的身体锦上添花,但不要忘了,身体健康的“根”还是那几样!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