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健安喜非法添加遭起诉

2015-12-17 01:49:1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上千种产品涉嫌违法添加,风波不断却屡禁不绝,号称“美国第一营养品牌”的健安喜(GNC)近日在美遭到起诉。

  千种产品涉嫌非法添加

  2015年10月23日,健安喜因涉嫌非法添加被美国俄勒冈州总检察长艾伦·布鲁姆提起诉讼。布鲁姆称,健安喜售卖的上千种膳食保健产品中,含有匹卡米隆或类安非他命两种非法添加成分。

  公开资料显示,匹卡米隆是一种脑功能改善药,在俄罗斯作为处方药用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而类安非他命物质(BMPEA)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合成,在人体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可知。据了解,安非他命类物质又名苯丙胺类物质,主要指以甲基苯丙胺和3、4.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为代表的一类新型毒品。

  据《今日美国》报道,健安喜旗下多种产品含有匹卡米隆,而一份健安喜内部记录显示,早在2007年,公司就知道这一成分非天然,不能加入膳食补充剂中。

  艾伦·布鲁姆还指责健安喜销售的一些补充剂中含有类安非他命物质。而药理学杂志《药物测试与分析》上的一项研究称,类安非他命物质只能被合成,而且不会在标签中被标出,其健康风险也未可知。

  屡禁不绝风波不止

  事实上,此次遭起诉并非健安喜第一次被质疑,美国膳食补充剂安全风波在全球也并非个案,我国近年也时有发生。

  2014年10月,健安喜(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就因其生产的氨基葡萄糖软骨精华片等多款特殊形态普通食品,涉嫌非法添加化学物质葡萄糖胺、褪黑素等,在中国遭到质疑。

  2015年2月3日《芝加哥论坛报》报道称,GNC旗下一种名为圣约翰草的产品,其标签上宣称含有大米、大蒜和热带室内植物,能治疗抑郁症,然而对几百瓶草药膳食补充剂DNA检测后,却发现并不含一丝药草成分。

  此事件之后继续发酵,2月后更多地区总检察长也持续向国会施压。据2015年4月《洛杉矶时报》介绍,美国14个州的总检察长曾给国会议员写信,称“我们相信这些补充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全国公民深切关注的问题”,由此呼吁国会对草药补充剂展开调查,并要求国会赋予FDA更大权力监督该行业。

  理性认识保健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现行法规,保健食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所以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来治疗疾病,更不能替代药物。另外,由于个体差异,保健食品并非对每一个人都等效。

  一些不良厂商利用老百姓对保健食品的模糊认识,特别是希望食用保健食品治疗疾病的预期,故意夸大甚至虚假宣传,违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

  “有的不良厂商在一些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加入药物二甲双胍,在抗疲劳功能的药物保健食品中添加西地那非……”张永建表示,疾病特征越清晰、患者数量越大的,违法添加药物的风险相对就更大一些。

  张永建表示,有的保健食品有生产经营资质和产品批号,但未按批准要求生产,还有一种甚至并不持有保健食品文号。

  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前,有条件的最好先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官网上进行查询,再决定是否购买。部分内容综合自Chicago Tribune、Los Angeles Times等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