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西哈努克的健康生活

2015-10-25 02:53:13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

  编者按:诺罗敦·西哈努克2012年10月15日以90高龄在北京逝世。虽然他的人生汇集了非凡的声誉和异常的曲折坎坷,但都没有阻止他享受人之为人的生活乐趣和对健康的重视、对生命的追求。本期我们为您讲述他饮食、运动和治病的故事,缅怀这位异国友人。

  
饮食:国王就是个
  美食家

  “西哈努克很会吃,也很爱做,在我看来他就是个美食家。”原西哈努克在北京的私人秘书田正慷回忆,西哈努克年轻时在法国留学多年,法餐是他的最爱。
  说到西哈努克会吃,还要提到他在北京自创的“公酒鸡”和“酸豆鱼”。“其实‘公酒鸡’就是用法国红酒烧制而成的,西哈努克中文不好,就叫成了‘公酒鸡’。”我国外交部专门为其调配的法餐大厨郭万棠介绍,因为当时西哈努克经常在家里宴请在华的外国政要,他很在乎丰盛的菜肴,在宴会前几天,他会抽空在厨房里亲自烧制几个菜肴,做好后先自己品尝,如果好吃,他就和郭厨师一起做好,定为宴会的菜品之一。
  “第一次我还不敢相信,一个国王还亲自下厨,后来我们也就慢慢习惯了,他经常做一些法国菜给我们工作人员们吃,味道还真不错。”郭万棠现在在家还经常做从西哈努克亲王手里学到的“公酒鸡”和“酸豆鱼”招待重要的客人。
  到了晚年,因为需要严格控制身体,患上了糖尿病,西哈努克也非常注重饮食健康,对西餐也有所限制,厨师也经常给他做一些中国菜。“为了不重样,我们都挖空心思做出花样,确保健康的基础上,还要色香味俱全。”郭万棠说。
  运动:每周两次
  “西哈努克杯”球赛

  除了美食,西哈努克还非常爱运动锻炼,尤其是羽毛球。
  1979年第二次因柬埔寨战乱“流亡”到北京时,西哈努克当时已经57岁,为此中国方面专门对他们夫妇身体做定期检查,考虑西哈努克特别爱打羽毛球,还专门在他家里修建了羽毛球场地和娱乐厅,这样既能满足健身锻炼,还能经常在家里唱唱歌、看看电影。
  西哈努克为了让运动有意思、能持续,他召集家里的工作人员也一起参加,他专门设立了“西哈努克杯”羽毛球赛,每周两次。
  “所有的工作人员和他一起每四人分成一组打比赛,他自己所在的一组,经常安排的都是技术不错的队员,当亲王打高兴了以后,在场上是又呼又叫,也经常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打、打、打!’。球要是打得不好,他就抱着脑袋,好像特别沮丧,情急之下还跺脚,他表情特别丰富。”西哈努克的总厨师长任立军回忆,当时羽毛球比赛还非常认真,每次还排名次,发奖品。
  治病:他三次
  战胜癌症袭击

  1993年10月,西哈努克已是71岁的老人,一次在北京医院的例行体检中,癌症指标偏高。“当时医院非常紧张,请了多名国内知名的肿瘤专家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他们一起为其会诊,最终还是确诊为B细胞淋巴瘤,并且累及到了前列腺部位。”金玉茹医生回忆。
  很快,治疗方为西哈努克邀请美国、法国的医生来会诊并给出治疗方案,北京医院的医生为其制定了非常周全的治疗方案,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西哈努克非常配合医生的治疗,几乎没有提过任何要求。
  幸运之神还是垂青了西哈努克,这次治疗效果明显,身体也奇迹般地好转起来,当时法国媒体还做了报道。
  和他的政治生涯一样,精彩的人生总有几次起伏,就在2004年,西哈努克退去王位后,2005年,西哈努克再次被诊断出B细胞淋巴瘤继续转移至胃部,经再次治疗,癌症又得到了控制。
  可是,没想到2008年12月身体又出现了变化,后经北京医院确诊,这回B细胞淋巴瘤转移至结肠处。到了2009年6月22日,西哈努克在其个人网站上公布亲笔信,宣布第三次治愈癌症。
  在信中,西哈努克也对帮助他治愈癌症的中国医生表示感谢,他说:“如果说我多次患癌症都能够治愈,并且87岁高龄时仍然健在,那都是因为伟大、友好、慷慨的中国,医术高明的中国医生和无以伦比的中国护士。”
  到了今年1月,西哈努克再次住进北京医院,因为多年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已经累及心脏功能,经过近一年的救治,西哈努克还是平静地离开了。
  综合自央视《见证》栏目《西哈努克在中国》、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往事》栏目《西哈努克在中国》和柬埔寨《星洲日报》的相关报道。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